这个周末,宝贝是一家之主
今天本来不想写东西的,可是想起傍晚看到宝贝坐在书桌前,不但把语文课文自个儿读了一遍,而且又独立完成了一张数学试卷,尤其是那种认真劲儿、兴奋劲儿,我只好一吐为快。
或许是因为天气冷了,家里又没有暖气,最近宝贝早上起床时不如从前那么自觉了。这不,上个周末,孩子一磨蹭,学英语迟到了,学画画也迟到了。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周末,我决定让孩子当家作主,体验一下家庭小主人的乐与苦。因此这个周末一大早,我家新任的一家之主便立马走马上任。一来,激励孩子早睡早起,二来也锻炼一下孩子的协调能力,再有就是借此培养培养孩子早已懈怠的责任心。令人没想到的是,效果还真不错,以前有点儿磨磨蹭蹭,做事情总是有些慢吞吞的宝贝魔术般地不见了。
清晨一大早,宝贝就被“闹铃”叫醒,其实真正的闹铃已经叫了好长时间了,孩子根本就没听见,仍然睡得香香的。而我因为不堪闹铃的响声早已把它关掉,接着用手“闹醒”了孩子,之后又佯装进入梦乡。谁知孩子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一咕噜翻起身,先叫妈妈起床,然后又叫爸爸起床,而后又有些费解地问:“妈妈,我定的闹铃怎么还没响呢?是不是坏了?”天,我可爱的宝贝,你的闹铃早已把卧室闹翻了天,也差点儿把妈妈的耳朵闹出了茧,我们这新任的一家之主居然还说没听见。
要准备早餐了。果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只听我们的一家之主马上开始发号施令了。“爸爸,妈妈,你们今天吃什么早饭呢?”“一切听从宝贝的安排。”其实初次当家的宝贝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就已经分别问过我们早餐吃什么了,只见他煞有介事地说:“好,那你们吃馒头就咸菜吧,我吃鸡蛋炒馍,妈妈赶快和宝贝一起行动。”呵呵,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顿快乐早餐就这样做好了。与往日不同的是,孩子因为付出了劳动,这顿早餐吃得格外香甜;也是因为当了家做了主人,吃的时候还不忘自我炫耀一番“还是宝贝做得好吃吧?”“是是是!”(其实和我们往日的没什么不同嘛,呵呵!)
中午学完画画回来之后,开始了我们家的周末大扫除。我扫地拖地,成了一家之主的宝贝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很爽快地帮忙收东拾西,忙这忙那,摆放鞋子,整理玩具,擦完了桌子,又急着倒垃圾……忙得是不亦乐乎,时不时地还指挥着妈妈:“妈妈,这儿,这儿……还有这儿!”瞧,今日勤奋又操心的宝贝与自从上了一年级总嫌没时间玩又玩不够的宝贝真是大不相同。
傍晚,宝贝和妈妈一起去购物。因为是步行,一路和宝贝愉快地谈谈话、聊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菜市场。我们买了两双袜子,两双鞋垫,一些蔬菜,还有一些湿挂面,宝贝还时不时地提醒,“妈妈,我们别忘了买蔬菜,多吃蔬菜身体好,我们吃饭营养要均衡。”(呵呵,还营养要均衡,这么耳熟的话好像平时都是我说的。)“别忘了买……”“妈妈,我来付钱。”而且买到手的东西主动提在手里,只是这刚买的紫薯让宝贝提到家才发现白白地丢了一半,原来不知何时袋子烂了个不大不小的洞。呵呵,这宝贝当了一家之主就是不一样,连购物也由无趣变得乐呵呵。
晚饭后,我和爸爸对宝贝今天的表现做了个总结,狠狠地夸奖了他一番。于是晚饭后的宝贝更带劲儿了,主动要求读书复习。只见他在书桌前坐得端端正正的,先把语文课文全部读一遍,又完成了一份数学试卷。结束了,没有妈妈的提醒就整理好自己了的文具,还有自己的书包。临睡前,也不忘记让妈妈奖励给他故事听。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自己当家作主,才有了责任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享受惯了的宝贝不知道怎么操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宝贝眼里不会有别人,散漫拖拉的宝贝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多缠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给孩子自己一个小天地,让他能行使自己权利,尽自己的义务,负自己的责任,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包办一切。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说过的话记得兑现承诺,用过的东西的放回原处,自己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等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仅能自觉勤奋地学习工作,而且能自觉地做各种有益的事情,掌握各种技能,将来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周末的宝贝是因为第一次才这般上心,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妨多利用几次或者多创造几次类似的机会,让孩子就此树立责任意识。要知道,孩子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实践体验中才得以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的,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就会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此以来,我们既能轻松过周末,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