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孝顺能等吗?作文

发布时间: 2018-10-15 10:42:09 作者: rapoo

看罢欣然老师10月2日写的博文《爱惜自己 珍爱生命》之后,联想到8月13日博友“荷塘月色”写的《珍爱生命》一文中列举的现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人的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事情啊!但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改变不了、逃脱不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对待自己的亲人呢?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我们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孝顺父母、长辈,是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事情。这就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我们要在有生之年应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和亲人。

当然,有些人并非不赞同孝顺,而认为孝顺是可以等一等、缓一缓、或停一停、放一放的事情,这当然有他(她)们自己的理由。年幼力薄时,需要父母照顾自己,谈不上自己孝顺;上学读书时,认为父母年轻力壮,挣钱供给儿女读书是份内的事,用不着儿女孝顺;参加工作后,认为父母无病无灾,个人又结婚生子,拉家带口不容易,顾不上孝顺;人到中年后,虽然孩子尚未成家,但自己工作忙忙碌碌,社交应酬繁忙,没机会孝顺;转眼人过半百,鬓染白霜,身体有病,腿懒脚迟,自己已照顾不了自己,此时又无能力孝顺。凡此种种,一推再拖,不承认不孝顺,只说是没必要、没条件、没办法、没能力、没机会,似乎孝顺必得要具备什么样的要求、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拉开什么样的架势、等待什么样的时机才能够去做。

孝顺怎么能够等待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呢?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人在老人过世后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自责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如何如何,因而,对丧事大操大办,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对亲人的一种亵渎。“你们早干嘛去了?”、“葬礼做得再好,也不如生前多花点时间陪陪自己的亲人啊!”其实人们都会这样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也许有人说“等以后有了钱,我一定好好孝顺父母。”试问:“什么样才算是有钱?”、“我们难道要等到以后,父母什么都吃不下了;哪里也不能去了,这时候你有钱了才开始孝顺父母吗?”

孝顺不孝顺,并不取决于钱的多少,最重要的是亲情,是父母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简单地说,父母老了,一碗热水捧到老人面前就是孝顺。即便父母此时健康无病,也应该抽出时间携妻带子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图你捎带多少东西和财物,就是愿意子孙绕膝、全家欢聚,享受天伦之乐。这点时间你都“忙得抽不出来”,还谈什么孝顺?父母年老多病之日,更是想儿、盼女之时,也是儿女的尽孝之机。如果借口没有时间,或者只给老人寄去一些钱物就代替了孝心,这能算是真的孝顺吗?

不能等的是孝顺,不能等的是对父母的爱。不要说“太忙”,也不要说“没时间”,哪怕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次陪伴,也是对父母最愉悦的安慰……。

“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感人的歌词来自陈红的《常回家看看》。祝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愿每个人都成为孝顺之人!

孝顺实在是不能等啊!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