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次作业引发的思考作文

发布时间: 2018-10-20 10:38:43 作者: rapoo

一次作业引发的唠叨


我喜欢双休日给孩子布置一篇作文作为家庭作业。作文是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在提高学生语感和语文水平方面远胜于被我们强调得过了头的生字词巩固性抄写。
明天又是双休日了,我让孩子们每人给张煜洋同学写一封信,形式和内容都很自由,既可以写自己想对张煜洋说的话,又可以说说自己对张煜洋的友谊和希望,还可以发生在班里的事情,总之可以写任何想写的内容,水平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作业将孩子们关注的目光引向同学们,引向身边的人,引向现实生活,而不是满脑子的奥特曼,同时就在这非常自由的抒写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高了。
为什么要给张煜洋写信,而没有给其他孩子写信,并没有特别的想法,一有创意第一个想到的是张煜洋,没再多琢磨就向孩子们宣布了。至于为什么第一个想起张煜洋,我想可能和他的父母与老师关系融洽、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度大、孩子也特别的聪明懂事有关系。
晚上,煜洋的母亲打来电话,很担心地问我是不是煜洋这段时间学习不努力了,所以老师才发动全班同学写信和他谈心。她还说进入8月份,因为临近双节的缘故,店里生意特别忙,每天晚上都很晚回家,对孩子的学习也没以前抓得紧了,前几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字体退步很大。
这位母亲真是个有心人,因为我以前说过,字是人的自供状,是人的第二张脸,字什么样子这个人就一定是什么样子,甚至某个阶段字体的变化都是人本阶段情绪与心境的反映。工作忙的家长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给老师打电话之前先看看孩子的作业本就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煜洋最近的确没有其他孩子进步快,但是也没有明显的进步,大体属于自信满满、水平高高、原地踏步的那种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向不是特别放在心上。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脾气个性都不相同,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一模一样。有的孩子天生就激情四射,上课时生龙活虎,下课时意气昂扬,说话像机关枪,回答问题像小喇叭,有的孩子呢,比如煜洋,就属于比较内敛的那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废话不多,上课发言不是特别积极,甚至还经常出现走神、看课外书等现象,但你任何时候提问,只要不是即时性不是特别强的问题,他一般都不会让你失望。正如我对煜洋的母亲所说的那样,那些特别激情的孩子大多是当急先锋的,我们煜洋天生就是块当元帅的料。这样的孩子大多爱思考,观察力、理解力都较一般孩子强。他们很会听课,善于抓住问题的重点和本质,做事讲究效率和结果,不太注重过程的标准与完美。我曾开玩笑地将这种学生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
“放心吧,只要您能像现在这样一直盯紧他,就没有问题。关键时刻,为他鼓足劲,努力一搏就能获得大成绩——这孩子实力强,最适合这种教育方式。”
听了我的话,煜洋的母亲这才放了心,不过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我给您写了封信,还有捐给班里的500块钱班费,放进他书包里,叫他交给您。三天过去了,他还是原封不动地整天背来背去,问他为啥不交给老师,他说老师又没向我要。我说老师怎么知道妈妈给他写信呢?您瞧这孩子,就是这样。”
我连连安慰她,继而转变了话题,聊起了她的生意。煜洋的母亲却只是说生意很好,整天没有闲着的空儿,随即话锋一转:“我最近看一本杂志,上面说《堂吉诃德》这本书特别好,我看了简介,对作者特别佩服,一直想着去书店买一本认真读读,也好让孩子受点教育。”
对于这样整日忙于生意又渴望学习的家长我一直心存敬意,连忙向她表示钦佩,却又提醒她“很多好书自己读进去就行了,不要功利化那么强,读什么书马上就想着对孩子有什么教育作用。很多时候您读出了一些感悟,孩子读了很可能获得的感受正好与您相反。只管去读,您认真去读了,见识深广了,境界提高了,孩子也会从中受益。”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关于生字词的学习问题,结果由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话呼进来,只好很抱歉地和煜洋的母亲说了再见。我总觉得如果和书法练习没有关系,如果每个次抄写的遍数超过4遍,生字词的抄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从根本上说,任何学科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等高于生活的,直接作用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实用科学是如此,甚至一直被认为认为是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的基础科学也是如此。语文学习要想高效,必须向生活化转向。生活中哪个人学习语言是通过反复地抄写生字词实现的?生字词是语言的细胞,要想真正学好语言,只是将目光盯在细胞上是不行的,必须将眼光放大一些,放高一些,放长远一些,着力于句段篇的阅读与训练,将单个的生字词淹没在流畅文句、优美篇章的海洋中,这样才能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与目的性过于单一的生字词抄写、做课课练相比,以往被人们深恶痛绝的抄课文实在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学习方法,只不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严格把握作业量的大小。给学生布置写信作业也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具体做法,我就是希望孩子们多进行句段篇的训练,学习的层次高一些再高一些,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
一次很随意的作业布置引来了这么多唠叨话,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