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一)
上周五结束了梅花诗词之旅,周日在日记中,很多孩子都回顾了我们的梅花诗词的旅程,整体格调很是伤感,包括每日飘在教室里的梅花三弄的古筝曲,也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孩子们从自然之梅,到思念之梅,到人格之梅,细细回忆,似乎每节课都未离我们远去。批阅着,我的眼眶竟不由湿润起来。
虽说节气已过春分,但要么阴沉如冬,要么风吹的黄沙四起,我还又翻出了羽绒服穿上,感觉又被裹在了冬天里。陈星和张恒铭的家长已经为孩子们打印好了桃花诗词,一个旅程的结束,也正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周一早上升旗,没有晨诵,让孩子们预习了桃花诗词。周二数学早读,一上午没课,又搁置了一天,两天没有晨诵,教室里便似乎充斥着浮躁的味道了。因为孩子们夜里预习态度不端正,发了脾气。开学至今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孩子们看着我似乎觉得很陌生,我也觉得自己很陌生。
陈星妈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束桃花,粉色的花瓣,青绿的嫩叶。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孩子们开始赞叹起桃花来,甚至还有几个已经忘了正在挨批评,都探头过来深呼吸,闻着桃花的香。不知是谁打了个喷嚏,或是被花粉呛得,但是很夸张。孩子们都笑了,我也跟着笑了起来,小小的不愉快,就被这几枝桃花一笔带过了。
(二)
今天早上,来到教室有些晚,孩子们正在读《桃夭》。这是我们桃花诗词之旅的第一首诗。昨晚做ppt的时候,为桃花之旅的背景音乐头疼了许久,或许是被梅花三弄略带凄婉的古筝曲驯养了吧。最终选择了《人面桃花》的古筝曲做主题音乐,也是背景音乐。当这首乐曲在教室里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突然停下来了,他们也愣住了。从头至尾听了一遍之后,孩子们似乎明白,音乐变了。
“说说你听这首音乐的感觉?”我打破了这平静。
“我觉得这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它让我想到了春天百花盛开的场景。”赵昕正在学习古筝,她对音乐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一首清丽的乐曲,和梅花三弄完全不同的风格,听着梅花三弄,读着陆游的咏梅,我总是忍不住想哭。”姚金哲很动情。
“桃花来到了我们的教室,要和我们共度桃花诗词之旅,这个旅程中,同样也会发生很多让我们难忘的故事。桃花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呢?”我看出了孩子们仍现在梅花的诗词中,引开了话题。
“桃花一开,我就知道春天到了。在我心里,桃花的名字就是春天。”王可,一个诗意的小女孩这样诠释她心中的桃花。
“桃花的粉色和梅花不同,梅花的粉色里夹杂着些白,而桃花的粉里却透着红,给人愉悦的感觉,春天的感觉。”党曼近段时间突然变得开始雕琢文字了,像诗一样的诠释。
“桃夭,选自《诗经》,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诗经》吧。”我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诗经》的第一篇是《关睢》,我才说第一句“关关雎鸠”,孩子们就跟着一起背了起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这样美妙的诗歌还有很多呢。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你们以后慢慢地会领悟到的。
(三)
欢快的《人面桃花》古筝曲里,我读起这首诗,最古老的诗歌,最直白的表述——
桃 夭
《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这是一株怎样的桃树啊?”我问。
“这是一株茂盛的桃树。”席雨梦有感情地与我对答。
“你从哪里来感觉到的?”我追问。
“夭夭,充满生气的样子。充满生气的桃树,就是翠绿茂盛的桃树。”又是充满感情地对答,那感觉真好。
“灼灼其华,这是怎样的桃花?”我继续问。
“灼灼,花朵盛开的样子。这是开得非常灿烂的花。”郭晓彤同样深情地回答。
”之子于归,谁要到哪里去?“我随意地在教室桌里行间踱步。
“一个美丽的女子要嫁人了。”胡宇豪羞红了脸,大家笑了起来。
“是啊,这就是一首女子出嫁时唱的歌。你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了么?”
我将原文和译文分成了白色和黄色,分别请男生和女生来读。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灼灼其华。 花儿开得红灿灿。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室家。 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有其实。 丰腴的鲜桃结满枝。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家室。 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其叶蓁蓁。 叶子长得密稠稠。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家人。 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桃夭》是贺新婚歌,也就是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们该怎样来读这首诗呢?”孩子们打着节奏,快乐地读了一遍。
“其实,这首诗中的桃花、桃子、桃叶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呢。你感受到了么?这红灿灿的桃花啊,不就是那美丽的新娘么?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那果实累累的桃树预示着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呢。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吧——”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那枝叶茂密的桃树是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呢,让我们再来祝福她吧——”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取到这样的新娘,怎能不使一家子幸福美满呢?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吧——”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四)
“这便是我们两千多年前的中华的文明,人们如此直率、朴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美丽的华彩,穿越历史的时空,没有丝毫的褪色,今天读来仍然直击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不由与之一起雀跃,一起欢欣。两千多年后,有个叫阿牛的歌手,一首《桃花朵朵开》又把我们带到了桃夭的场景里去。让我们听听这首桃花朵朵开吧——”
桃花朵朵开
演唱:阿牛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 看那桃花开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 把那花儿采
暖暖的春风迎面吹
桃花朵朵开
枝头鸟儿成双对
情人心花儿开
啊哟啊哟 你比花还美妙
叫我忘不了
啊哟啊哟 秋又去春又来
记得我的爱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 看那桃花开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 把那花儿采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 给你把花戴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尝尝家乡菜 团圆乐开怀
孩子们被轻快的旋律感染,轻声跟着哼起来,不一会儿便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欢笑。
每个人心里,向往着一个小小的桃花源, 一方小小的穹苍,可以不必太用力,就能安心靠岸的,那个小小的港湾。可是啊,我们过的这些日子, 总是劳劳碌碌, 一不小心就褪色了,苍白了。像手里拿着的一朵花,摘下它因为它的美丽,丢弃它因为它的凋零。是不是没有了就会无聊,有了也永远嫌不够呢?
就让我们用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诗意,让音乐使生活多一些温暖,在桃花的灿烂中看着春天走近我们,然后再安然地送它离去。(20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