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作文

发布时间: 2018-11-04 10:37:38 作者: rapoo

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



薛艳萍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朱永新



从学生时代到为人师,从未认真思考过教育的真正含义,由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到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今的李镇西、魏书生等这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故事也都曾经听说过,但那些了解只是表皮,每次听到他们的教育理念,当时总有一种冲动,几天过后往往是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不懂教育的我缺乏对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思考,在我的认识里,教育就是简单地教书又育人。这几年和新教育一起走,捧起了一本本名师的优秀著作,阅读着教育的精华,感受着教育的诗意和魅力,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理解。



阅读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多半的工作时间是在农村小学度过的,我个人好胜心比较强,工作上总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教学成绩从不落后于别人。在学校也算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因此也总认为自己的教学很优秀,于是就有了日复一日的教师讲教材,学生做试题,甚至很多时候连课都不备就走进了课堂,因为我自认为已经胸有成竹,有一套早已训练好的模式。2009年来到育英小学,和大多数老师开始走阅读之路,我们阅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小学语文教师》、《我的教学笔记——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李镇西的《我的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简论》等,这些书籍让我猛然发现自己看其精彩的课堂其实是一潭死水,在阅读中,我学习优秀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学习他们如何把握文本,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巧,起初是“走模仿秀”,学着他们做,慢慢地我开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大胆的创新,让我的语文课堂既有语文味,又有轻松如回家的感觉。这几年我也曾多次获得过省市优质课大奖,回头看看,前些年的课堂教学,觉得那时真的是在误人子弟,如今的改变全来自阅读,是阅读让我理解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



阅读给了我管理班级的金钥匙



从教以来,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烦恼了十几年。因为班主任就是班级大家庭的一家之主,要想让班级优秀,班主任就得每天不停的吵嚷和训斥,时刻要把小教鞭放在手边,没有严厉的批评那些调皮的孩子永远不会听话。在烦躁之时,有幸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任小艾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等这些书籍给了我无穷的启迪,原来班主任工作也可以那样的轻松、快乐和幸福,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静心的因材施教,需要爱和尊重。班主任如同孩子的父母,在关注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一本本书籍成了我班级管理的指明灯,在学生管理上,我像任小艾老师一样将爱和理解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班级里,有寓意深刻的班名,有励志的班诗,有奋发向上的班级口号,有我们师生共同的班级愿景。在我们的班级里,没有最后一名,只有第一,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身上比别人强的一处,那在这方面他就是第一。孩子们每天都有自己努力的目标,每个孩子做事总是很宁静,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少了更多的批评和训斥,班级和谐融洽。



阅读拉近了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时代在发展,如今老师已经不能独立的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了,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一门艺术。面对着大班额,老师每天和80多位学生在一起,孩子们学习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于一些调皮难管的孩子做老师的也难免会烦躁发脾气。家长们的素质更不相同,有的不理老师工作的辛苦,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一旦有教师家访或被通知到学校,这些家长的态度往往都极为不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这样双方的烦躁就碰到一块,产生家校之间激烈的矛盾。在家校沟通上,很多优秀的老师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如:新教育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小舟成群老师等,他们的书信为家校沟通架起了一座彩虹桥。如今我一直在这样做,书信、家长会成了我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一封封书信蕴含着我对工作的认真,一封封回信寄托着家长的期待和理解。除此以外,我还通过更多的活动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阅读让我和家长在教育上成了同一个战壕里的两位战友,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怪不得朱永新老师说:阅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品位和气象,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从容而气象万千,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