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学习充满诗意
—走近法布尔,享受诗意教学
记得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来称赞诗的语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盲人在街上乞讨,其前面竖一牌子:自幼双目失明,请给点吃的。一天下来,没多少收获,这时一个诗人过来了,、他对盲人说:“我也没有钱,不过,我给你些其它的吧。”说罢,他把盲人前面的字改成了:春天来了,我却看不到灿烂的春光。而那盲人前面的善款大增。诗人用诗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慈悲之心。可见诗的语言作用非同一般。
平时在自己的课堂中只关注讲解是否清楚,学生能否听懂,师生互动怎样……不知道还可以从意境上去引导学生让其感悟、让学生在享受中愿意学习。今天看了法布尔的诗意教学法,感觉自己真是又学了一招。

法布尔设计诗意般的作业。
提起作业,不知别的同志,我大多的做法就是硬性的规定,所以尽管也完成了,但学生总有不满情绪。法布尔的做法就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他通过让学生做听写作业,教给孩子们集中精力自学的方法:“找到一间十分安静的小屋,最好是那种光线不太强,半明半暗的小屋,然后就将两只手臂往桌子上一撑,大拇指轻轻放到耳后,在你的眼前摆上一本书,于是,你的大脑深层的智慧被唤醒了,潜意识里的意志引导着智慧,外面的世界在此时仿佛消失了,耳朵听而不闻,眼睛视而不见,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书里,都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感觉不到了,让灵魂在书中回忆着、寻求着学问……一条条的真理早已汇集在你脑海里,知识也已被掌握了,那些束手无策的难题,而今你会找到答案,它们在思考的火焰中熔化了……”听着这样诗意的表达,哪个学生不想去体会体会呢?让学生在享受中完成作业,法布尔可真有办法!

法布尔善用诗的语言讲授课程。
我平时讲课,注重的是让学生听懂,至于表达是怎样易懂怎样来,没注意到“美”,只注意到语言的“理”。而法布尔的课堂却完全是美文般的享受。他对地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描述的:“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起先是一片茫茫的火海,火海翻滚着,掀起斑岩浆与花岗岩浆的千钧巨浪,然后渐渐凝固成奇怪的冰块,它们比熔炉中烧红的铁块还要炙烫……整个星球的脊背躬成了圆形,上面到处覆盖着咧着大口子的脓包和喷发着火热熔岩的小山岳,这就是灼热的地壳形成的第一代褶皱起伏。后来,它的周围慢慢堆积了一层密集的厚厚的黑色蒸气,形成了无边无际的乌云,黑压压地笼罩着它,乌云越积越厚,便开始爆发了一场无休止的狂风暴雨,下了很长时间,最后形成了奇异的烟山雾海,在那里,原始的大地出现了,到处是绿茵,这便是孕育我们祖先的摇篮……”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理解起来也豁然开朗,难怪那么受学生们的欢迎呢!
将知识诗化,将教学诗化,最后将生活诗化,这就是法布尔的诗意教学法。诗人语言让人愉快,诗的氛围让人陶醉,生活在诗的意境中更是一种幸福。法布尔的课堂怎能不是让学生享受的课堂呢?
向法布尔学习,努力给学生营造诗意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