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之二 两、三位数除以

发布时间: 2018-11-07 10:39:59 作者: rapoo

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之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情境图、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口算卡片:

90÷3= 160÷8= 240÷6= 400÷5= 80÷2=

164÷8≈ 92÷3≈ 246÷5≈ 724÷9≈ 544÷6≈

指名看卡片说结果,个别题目同桌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设计意图:列竖式计算是在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口算和估算是计算的基础,做好口算、估算训练,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竖式计算。】

二、探究学习。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

1、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2、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3、72个线轮是多少盒?

4、438根竹条能扎多少个风筝?

(二)、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1、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学生根据信息尝试列式,说说是怎么想的?

列式:64÷2=

教师:想一想:怎样计算64÷2=?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

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算法算出了结果。计算时,可以用口算,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2,得到32。

板书:60÷2=30 4÷2=2 30+2=32

我们也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计算时注意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强调格式。明确每一步除得的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学生看算式再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前面学生已经认识过除法竖式,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重点在于计算时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和商的位置,在这里重点强调书写格式,明确每一步的算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2、72个线轮是多少盒?

学生列式,尝试计算,一生板书:72÷6 =

订正时小结强调:十位上的7除以2,在十位上商3余1,接下来计算时要把十位上余下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去除以2商6,6表示6个一,要写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这道题目和前面题目比,在十位上有了余数,让学生尝试计算,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小结时重点强调新出现的问题,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掌握方法。】

3、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书,订正时说说计算过程。

教师:这道题目和前面计算的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的题目教师不再做讲解和指导,只是让学生在计算之后和前面的作比较,发现异同,让所学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化。】

4、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这道题目与前面所解决的题目最大的不同在哪儿?(有余数)

说说商和余数分别表示的意义,想一想:这些布最多能做多少只风筝?(最多做17只,虽然还剩下1米布,但不够做1只风筝了。)

【设计意图:这道题目即使计算方法的巩固,又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为学生指导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分组完成,比一比哪组同学写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重在引导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道题目学生可以用计算,也可以估算,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题能力。】

3、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4、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自己观察,说说每道题目是对还是错,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改正?

【设计意图:在分析判断与纠错中,能够更好的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在总结中让所学的知识条理化,也体验收获的快乐。】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