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11-08 10:37:15 作者: rapoo
那时花开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晴
那时花开,开尽盛世繁华;
那时花落,落满一腔幽怨。
——题记
她,性格忧寡,常以泪洗面;她,弱质纤纤,风韵淡淡,以这个形象走进了我的视野。
林黛玉,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
曾记否,那时花开,一幕扣人心弦的画面:满树桃花香气远溢,树下磐石之上,端坐着一位满目忧伤的大家闺秀。她轻手将地上还带着泥土气息的落花捧于手心,弯腰含泪默默地将花瓣掩埋,也将自己冷却的内心随落花一同埋入土中。
曾记否,那时花开,初进荣国府的她,一袭白衣,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为人人追捧的明珠。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道尽世态炎凉。确实,如此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女子,她极力要冲破封建束缚的牢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世俗却将她无情的折磨。现实的残酷,让才女悲怆。在贾府,这个荣华富贵的“大家庭”中,她与宝玉自由恋爱,被贾母的“门当户对”渐渐冲淡。所谓“葬花”看上去是对落英的怜惜,实则是对自己将香殒玉消而叹惜。回忆往事,黛玉仅忆得那时花开,一树桃花盛开下的一抹厣笑。
无论“黛玉葬花”是否真实地出现在历史中,这都反映出古人对于封建传统的不满。有人说,《红楼梦》绝非普通的言情小说,我也如此认为。它通过描述贾、薛、史、王四大家族的兴衰与没落,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无情的压迫,正因如此,贾宝玉未能与黛玉长相厮守,而是娶了与他并不两情相悦的薛宝钗。我恨不得钻到书里,跟宝玉说一声,那不是黛玉。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伤感的容颜,期盼的泪眸,带着对宝玉的万千思念,黛玉纤弱的身躯消失在那含着她泪水的桃花中……黛玉走了,却让走进书中的我,任那本应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落英缤纷,令人忆起那时花开的美好。
亲亲我的宝贝---写给女儿11岁作文
我也要做一个不撒谎的孩子作文
我家宝宝学习记作文
为何飞机会拉线?作文
樱桃我的最爱作文
家乡的老黄牛【回乡系列之二】作文
心存梦想 永不言弃家长亲子课堂3
美丽的汉字我喜欢您观王泽钊老师的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文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书交流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