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经验交流稿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眼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教育孩子,不要盲目地急于向孩子灌输多少知识,而要锻炼孩子强健的体魄,着力培养孩子优良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首先,要锻炼孩子强健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家长要做一些科学的指导。比如,我经常和儿子一起打篮球。儿子总是习惯性地用右手打球。我便鼓励他用左手打球。这样,既协调了身体发展,又开发了左右脑。打球的同时,还和儿子抢球,既加大了活动量,又锻炼了大脑的灵活性。
其次,要培养孩子优良的性格。优良的性格与成才关系密切。那么,什么样的性格是好性格呢?
引导孩子换种角度看问题。儿子做事特别认真,做不完美便会生气。有一次,他看完五本一套的恐龙书之后,要把书全部装到书袋里。结果,最后一本书怎么装也不进去,气得他把书狠狠地摔到地上,不干了。见此情景,我没有训斥他做事没耐心,而是用特别惊喜的语气告诉他:“哟,栋栋,总共有五本书,你居然装进去四本,你可真了不起!”孩子一听,脸上马上烟消云散,阳光灿烂。紧接着,我告诉他把第五本书装进去的窍门,儿子非常乐意的跟我学。是呀,换种角度看问题,你的心境将会截然不同。生活中,你的目光集中在哪里?集中在痛苦和烦恼中,你的生命就黯然失色。集中在快乐中,你将会看到幸福美好的人生。
其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
孩子的生活规律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什么时间不该做什么。儿子从小生活都很有规律。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游戏等,无形中象有一张时间表。三岁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晚上7:00——8:00让他坐在小桌前,画画,看书,走迷宫,可以挑他喜欢的事做,但必须安安静静的,他管这个叫“学习”。总之,必须持之以恒。在孩子的生活中,也没什么大事,但是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将来就可以省好多心。
习惯培养性格,习惯决定命运。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地毯上的纸团》。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能很自信地回答考官们简单的提问,却都未被录用。这时,有一个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个纸团,他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进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你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可见,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决定了面试的成败。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特别注意儿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有一次,我到幼儿园接儿子,给他捎了一个香蕉。香蕉吃完了,皮却留在了手里。儿子东瞧瞧,西看看,没发现垃圾桶,便向我发问:“妈妈,香蕉皮怎么办?”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拿着。”儿子就这样把香蕉皮拿回了家,扔到了我家的纸篓里。看到儿子坚持的不错,我及时表扬:“栋栋真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这便强化了孩子的卫生意识。他以后肯定会做的更好。我们家的VCD只要不看,里面肯定是空盘。因为,儿子每次看完光盘都要把光盘取出来放进盒子里。他已经养成了习惯。
四,要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当孩子哭着要东西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是给还是不给?我想到了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话: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的,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的去放纵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您就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
儿子拥有一双旱冰鞋,他非常喜欢滑冰这一运动。但是,如雨后春笋般上市的滑板,刺激了儿子贪婪的欲望。一天晚上,我和儿子去广场滑冰,看到三三两两的中小学生滑着滑板,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欢笑不断。儿子停下滑冰,满眼羡慕的看着他们,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明白他又想拥有滑板了。我告诉他年龄小点,还操纵不了滑板,结果他不听,径直跑到广场旁边卖滑板的摊位前,赖着不走。看着孩子满脸泪花,我有些动摇。但转念一想,不能心软。我郑重的告诉他:”等你上了大班再买,现在绝对不买!“说完转身就走。儿子一看没戏了,变乖乖的给这我走了。
四,要欣赏孩子。
天下孩子的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当孩子一点小小的进步,努力,变化都能得到你的赞扬和认同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幸福骄傲的事啊!其实,现在,我们作家长的都意识到赏识教育,都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语。但表扬也是有技巧的。表扬要适时。记得儿子刚学穿袜子时,他一脸神气的说:“今天我要自己穿袜子.”我马上表扬:”真好,栋栋要自己穿袜子了。”儿子吃力地穿到一半时,我便在旁边给他加油:“已经穿到脚趾了,真了不起。”“呀,脚跟也套进去了,再加把劲就成功了!”当儿子成功地穿上袜子后,我又趁热打铁:“啊,栋栋会穿袜子了!”品尝到自己动手的甜头后,儿子很乐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为他喝彩,他就会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
最后,用三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