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令小学生苦恼、家长担心、老师发愁的事。许多人反映: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闻有限,加之所学不多,写作文常有“无话写”、“无法写”之感。
许多小学生说,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的作文书堆起来有半个人高了。他们不仅认真读过,还摘抄了不少“好词佳句”,习作的时候,也是铆足了劲儿地用。即使这样,他们的作文仍得不到老师的赞赏。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到的“好词佳句”统统塞到自己的文章里去。相反,堆砌辞藻,感觉是累赘;用词不当,会闹出笑话;陈词滥调,更嚼之无味。好像是一写春天,必然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不管是谁,机动师眼里一定是“闪着晶莹的泪花”。这样一味追求所谓的“好词佳句”,习作往往变成了呆头呆脑的“八股文”。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作文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呢?
其实作文并不神秘。对自己来说,是为了倾吐见闻、感受和想法,把自己最想写的话写下来,使内心得到满足;对别人来说,是为了交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与别人分享。
既然作文就是写自己最想写的话,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有些不完的内容。那么,作文就不应该绞尽脑汁、可意编造,而应该实话实说;不应该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也不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而是一件经过训练人人都能做好的事。
那么,怎样练好我们的作文呢?
第一,要在生活中练。最好的办法是写日记。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无论是有趣的、新奇的、使你快乐的、令你难过的,只要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就随手记下来。这是积累,也是最好的练笔。比如,梅花开了,刘树发芽了,班上来了新同学,回家给妈妈帮厨,无意中说了谎,不小心闯了祸,都可以写在日记里。
第二,除了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写好作文,还要热爱生活,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投入到生活中。俄罗斯的儿童,刚生下两三个月,母亲就用小推车推着他在冰天雪地里漫步;夏天大雨瓢泼,家长任凭孩子在雨中戏耍;骄阳似火,家长带着孩子洗海水澡,沐日光浴;雪花纷飞,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滑雪、打雪仗......这些都是写作文的好素材。
我们要主动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增加体验。如何父母外出旅游,农村的孩子到城里,城里的孩子下农村;在社区,多和有成就、有威望的人聊天,多参加社区服务性活动,在受到别人关爱的同时,也要用爱不断的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帮助老人,帮助残疾人,为保护环境出力、献策......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必然有真切的体验,作文就有些不完的内容。
第三,作文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练习。在作文课上,读了有趣的或令你感动的课文,可以顺手把怎么有趣或针么令你感动写下来;读了像《小马过河》这样的故事,可以另编一个发生在这些动物身上的故事;读了《白雪公主》这样的童话故事,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了把故事接着编下去。
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认真去思考,生活中许多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和平常的事情,都可以变成编故事和写作文的素材。
另外,在课外,我们会读到很多书报,会看到很多电视节目,有的同学还从互联网上获取很多信息,由这些读到的、看到的,想开去、写下来,也都是很好的习作。
总而言之,亲近自然,投入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大胆地写,无拘无束地写,就一定能写出有新意、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