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精读、美读让朗读课更精彩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2-16 10:47:37 作者: rapoo

精读、美读让朗读课更精彩

——朗读课反思

水云间

2013年10月17日,按照中心教研室的要求和学校的安排,我为三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上了朗读课。这堂课拖堂了,结合大家的评议和我自己的感受,做以下反思。

一、四年级的生字该放在什么位置?

在三年级时,一个单元的生字整合成一节识字课来上,认读所有带有一二类字的生词,记忆书写一类生字,第二课时进入朗读课。这样我们感觉教学程序明确清晰,学生预习时先要读通单元课文,再在预习本上完成几项常规作业:1、我会书写。把所有生字带上拼音抄写一遍。2、我会积累。从一类字中挑出4个,各积累一个成语。3、巧记生字。列出最难书写的几个生字写出识记方法。生字经历了预习——课堂交流——听写的环节后,掌握得比较扎实。

进入四年级后,因学生已经具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就把生字分解到每篇课文的朗读课中进行,课堂程序为:前置板块(检查前置作业——生字学习)朗读版块——积累版块(概括主要内容、积累背诵好的段落)。预习作业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除保留1、2项外,加入理解生词和辨析形近字。课本上找出重点段落标注朗读符号并有感情试读。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感觉到生字的学习占用了朗读互动的时间,而且因为没有及时听写,生字掌握得就不够扎实。就拿这节课来说,生字、朗读、概括、背诵环节安排在一节课进行,显得时间非常紧张, “读词”和“认字”环节,仅仅安排了“指名读”和 “男女交替读”“齐读”,这样简单地过一遍,课上也没有听写,印象不深,掌握不牢,这些字再用时有可能还会出错。所以,我觉得,单元生字可以整合上完,再单独上朗读课,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品读好词佳句。

二、朗读要突出重点,怎样调控课堂?

我这堂课拖堂了。表面是孩子们品读太细,其实是我和小老师对课堂的调控出了问题。孩子们每个人的朗读感受不同,有的认为这个词语应该重点朗读,有的认为那个词语应该多关注才能突出作者的感受或者表现事物的什么特点。最后,我发现他们逐句进行了品味朗读。这样占用了时间不说,而且满段都是重点词就显得没有重点了。

课下,我在想,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1、如果有的孩子说的不是很重要的词语,小老师完全可以打断他,提醒孩子们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朗读。

2、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对句,每一句中描写两个著名景物和它们的特点,表现祖国山河壮丽。开始评价时,孩子们自然而然的把对句连在一起品读评价了。比如“飞舞”、“降落”分析完,小老师可以提醒同学们:这一句中的万里长城和长江大桥都各具特色,那么下面的景物是不是也各有不同特点呢?请找出描写它们的词语来与大家分享,它们的特点该怎样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什么?集中评价后再集中朗读,既使孩子对一段有一个整体感知,又节省了时间。在学习第三节中,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孩子们抓住两个“谁”和三个“多少”来评价朗读,很好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和智慧。

3、学习完重点段二、三节后,我让小老师简单带学一、四节,结果学生又洋洋洒洒说开去,课下我想,既然要简单学这两节,不如直接让学生齐读一遍即可。有了前面的美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大意和情感应该有所把握,再朗读这两节是应该能水到渠成。

上完课的总体感受是,朗读课应重在一个“读”,抓住重点词语佳句精读、美读,课堂会更高效,学生的收获能更大些。

附:《美丽的集邮册》朗读课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主题是《方寸世界》,方寸世界指的就是邮票。齐读课题《美丽的集邮册》,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朗读,看看小小集邮册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简介

高帆:1938年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西南画报》主编,解放军画报社总编辑,《中国摄影》主编。作品有《攻击北流寺日军》、《开赴前线》、《进军西南》、《毛主席西苑检阅》、《藏族民兵》、《美丽的集邮册》等。主编大型彩色画册《中华腾飞》。

二、前置板块(小老师带领学习)

小老师:读书有四到——谓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1、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朗读情况。

读书要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断词。

全班齐读课文,检查预习朗读情况。

2、我会读词

集邮册 游览 俊秀 能工巧匠 灿烂辉煌 不朽 秦始皇 歌颂 朝气蓬勃

指名带读,男女生交替读。

3、我会认字

邮 册 览 俊 秀 匠 灿 烂 煌 朽 皇 勃 颂

指名带读,全班齐读记忆。

三、朗读版块

1、学习第二自然节

小老师:请大家拿出笔来,把目光聚集到第二自然节,谁来朗读?(指名朗读)谁来评价?

生1:豆月仪同学这一段中“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的“飞舞”“降落”两个词读得很好。你读“飞舞”时语调上扬,让我仿佛看到了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上蜿蜒盘旋,气势雄伟,好像要腾空高飞的样子;你读“降落”语调下降,让我感受到长江大桥就像是美丽的彩虹从天空降落,横跨在长江两岸。我要像她那样读一读。

小老师:你真会学习,请大家给“飞舞”标注上扬符号,“降落”标注下降符号,请大家一起读这一句,体会万里长城和长江大桥的宏伟气势。

生2:我来补充,这个句子比较长,两个“你看”后面要加上间隔符号,这样短暂停顿后,更能突出万里长城和长江大桥的特点,请听我读一遍。

小老师: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生3:豆月仪同学“苏州园林玲珑俊秀”中“玲珑俊秀”读得不太好,你读的太轻柔了,应该加重语气读,这样可以突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生4:我不同意,我认为“玲珑俊秀”应该读得轻快,因为苏州园林的建筑造型精致,景色优美,这样读可以表现作者的心情很愉快。

老师:苏州园林是江南的著名园林建筑,那里的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各个造型别致,园林景色优美,你想,如果你是游客,漫步其中,目睹美景,心情怎样?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生答:轻快、欣赏语气)

生5、我来补充,豆月仪同学“壮丽巍峨”这个词读得好,你加重了语气,让我感受到,布达拉宫屹立在高山之上雄伟壮观的气势。

生6:除了加重读还要语调上扬。

小老师:大家都很会学习,请带着欣赏的语气来读这一句,体会苏州园林的精致和布达拉宫的雄伟。

2、学习第三自然节

李梦雨组朗读,同学评价学习。

生7:李梦雨组在读“生动的画像砖是谁描绘?精美的青铜器是谁雕琢?”时两个“谁”读得不太好,我认为应该加重读,“谁”指的是我们的祖先,生动的画像砖和精美的青铜器都是祖先制造出来的,加重读可以突出祖先的智慧。

老师: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我们读着反问句,其实心中都有了答案,这些精美的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加重读和反问的强烈语气就是表达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小老师:请大家再读这一句,体会祖先们的智慧和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生8:李梦雨组的三个“多少“读得不太好,我认为应该加重读,前两个“多少”指中华民族的艺术大师和能工巧匠多的数不胜数,是他们创造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加重读可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最后一个“多少”说明有数不清的人为这些艺术品着迷,侧面突出了能工巧匠的智慧。

小老师:你品读得很棒,请大家把掌声送给她,加上5分!

……

3、美读

小组长组织组员朗读课文其中一节,然后小组之间比赛读,形式可以是齐读、轮读、男女生分句读……

四、积累板块 (老师带领学习)

1、我会概括。

《美丽的集邮册》是一首气势宏大而又语言优美的儿童诗,作者借(小小的邮票和集邮册),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深情)。

2、背诵积累好词佳句

出示重点段落进行背诵,再全文背诵,整体感知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啊,翻开我的集邮册,
  就好像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
  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
  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登庐山,(看瀑布飞腾);
  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苏州园林(玲珑俊秀),
  布达拉宫(壮丽巍峨)。
  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
  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
  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

啊,翻开我的集邮册,
  眼前流过祖国(历史的长河)——
  一件件古代发明,
  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一件件出土文物,
  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
  (生动的画像砖)是谁描绘?
  (精美的青铜器)是谁雕琢?
  敦煌壁画,
  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
  石桥古塔,
  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
  你使(全世界惊叹);
  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
  你使(多少人着魔)……

板书设计

美丽的集邮册

山河壮丽

热爱祖国

历史悠久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