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廖沙比童年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幸福的。我想这可能是每个人的心声吧!但当我读过《童年》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人的童年竟然如此悲惨。

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就没了父亲,他只好跟着母亲到外祖父家里去。但是外祖父是个喜怒无常的小染坊主,只因为一点小事就把阿廖沙打晕了过去。不久之后,连好朋友小茨冈也死了。染坊烧毁以后,阿廖沙只好搬了家,在那些房客中,“好事情”走了,彼得大叔也自杀了。后来,他的继父竟然因为赌博而输尽了家产,成了穷光蛋,他只好又回到了外祖父家,可是外祖父也破产了,他只好去大街捡破烂来养活自己。当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就彻底走进了苦难的人间。

种种困难接踵而至时,阿廖沙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上街捡破烂卖钱来养活自己和外祖母。难得可贵的是阿廖沙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和阿廖沙比起来,我的童年实在是太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要玩的也有玩的,每天还能开心的上学,放假时还能出去旅游。这么美好的生活,可我还是成天抱怨生活的不美好,不能尽情的玩,学习太枯燥,压力太大等等。我有着这么幸福的生活,难道还不应该比阿廖沙做的还好吗?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事、一些人令我们感到不满意,甚至绝望,但我们要相信,黑暗过去之后,太阳总会出来的!即便我们眼前可能还是黑暗,生活还有悲伤,但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人,那么,我们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和信心,那么,就算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也可以被放大到无限大,直至撒到每一处黑暗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