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巧用批评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2-20 10:42:13 作者: rapoo

巧用批评

批评是家庭教育中的惯用手段,旨在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制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给予否定,从而终止他们的错误行为并感到惭愧和内疚。

现在的孩子个性化很强、承受能力脆弱,别说打骂、指责,就连说都说不得,可孩子的成长又像小树一样会出现一些枝枝杈杈,需要父母和老师不断“掐枝打杈”才能茁壮成长。而此时说话的分寸、火候、拿捏的是否到位,甚至言语的措辞都需要十二分地讲究,既要对孩子的错误举止点到为止、言及利害,又要春风化雨、敲山震虎,这就是批评的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批评的尺度要因人而异。

鼓励——巧妙的批评

“物理和化学一般是男孩子的强项,你有了暑假的预习再加上兴趣,爸妈相信你一定行!”儿子升入初三后新增了物理和化学课程,我与老公一直采取“兴趣引导+鼓励”的教育方法。儿子在兴趣的引领下愈发地喜欢上了物理和化学,每天聊天的内容也增加了“化学实验”等术语。昨天物理测验,儿子得了93分(全班第一),查看试卷发现在“测量值”和“长度”上出现了混淆;另一个失分原因是计量单位换算时应该用“乘以几倍或乘以几分之一”,儿子粗心地将“30cm=30/100=0.3m”判成了正确,应该是“30cm=30×(1/100)=0.3m”。面对儿子的试卷,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玩笑般地指着两个错题说“大意失荆州”——在鼓励的同时及时针对粗心给予批评。

商讨——热情的批评

电脑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挚爱,儿子也不例外,尤其是节假日到了姥姥家,三个孩子拼命地挤在电脑前,你玩“极品飞车”,我玩“连连看”,她玩“智力大比拼”,虽然不能上网,三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有时儿子一局“极品飞车 ”要玩十几二十分钟,年幼的小外甥常常感到不高兴。“儿子,你都初三了,弟弟输给你在情理之中,你不妨在弟弟失误的环节给予指导,多让弟弟练一练。”每个人都想戴高帽,儿子虽然十三了,可一听到家人请他当老师立刻屁颠屁颠地让出了位置,热情地教起了弟弟。

提醒——善意的批评

“今日说法”、“国际纵横”、“新闻30分”等电视节目一直是儿子的挚爱,开学后随着课业的增多,很多时候不想让孩子在电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可儿子每晚21:30都会坐在电视机前等候“今日关注”。虽然“今日关注”栏目拓宽了儿子的知识面,开阔了儿子的视野,培养了儿子观察问题的敏锐视觉,并多次将观看内容写入日记中,可面对一些时事性超差或重复性的新闻,老公仍会善意地提醒儿子“上床睡觉”,每到此时,儿子也会知趣地、痛快地离开。

沉默——无声的批评

青春期碰撞更年期,生气、拌嘴是难免的事情。有时一个简单的事情,恰巧遇到其中一个人心情不爽也会拌上两句。上周末,我刚叨唠完儿子起床后不及时叠被子,恰好老公来电话。“妈妈,接电话。”“我正在打鸡蛋,肯定是你爸找你的,你接吧。”等儿子抓起电话的瞬间,断线了,“你不接电话也不大声说一声,说不定我爸有啥事呢。”“有事他会再打来。”“那你以后上班也别打电话了,如果换成你不知道又要吵吵到什么时候呢……”大早上磨磨蹭蹭,本来就让我着急,再看他一边叠被子,一边叨叨我,懒得跟他争,于是,我选择了沉默,瞬间的寂静会让他加快速度,做他该做的事情。

谴责——严厉的批评

做事拖沓是男人的通病,儿子小小年纪也不例外,常常是练完萨克斯放在了沙发上、读过的书随手乱放、接完电话不放回原位、衣服洗完不及时晾晒……每当我提及此事儿子总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搪塞过去。开学前一天,儿子突然发现自己的《暑假实践活动信息表》不见了,这可是老师专门发短信让上交的的作业,看着儿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无动于衷,想让儿子为自己的“不拘小节”买单。“妈妈,你就帮我想想吧,我能放哪呢?你们暑假卖废品不会?”“细节是靠平时养成的,总说不拘小节,这会儿着急了吧?多花费点时间,把你的资料弄个底朝天,我不信找不到!”儿子看我光发话不动弹,只好自己埋头苦干了,终于在过期的试卷中找到了,我想这次教训一定会让儿子改掉随手乱放的毛病吧~~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纠错的过程,很多时候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批评、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有法,也无定法,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批评也要讲究语言的措辞,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侮辱,更不能打骂,批评犹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让孩子闻过则喜,只有“知其心”才能“长善救失”,善用批评也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切记。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