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一
放学后,儿子和老公一块进了们。儿子放下书包,兴奋地跑进厨房。
“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我的作业也写得差不多了!”
“是吗!儿子今天表现这么好呀!”
“妈妈,吃过饭就可以检查作业了!妈妈我先休息一会!老公凑过来说:“都跟我说了一路了!好兴奋呢!
“是真的吗?”我还是半信半疑的!
儿子到小卧室悠闲的看电视去了,看来真的是这样!平日里肯定要“吼”两句:没写完作业,看什么电视,还不快去写作业,吃饭之前写完一样,到时候你不要吵吵没时间休息!
情景二
平日里儿子放学,总要在外面玩半个小时,回家后,洗洗手,吃些东西,才慢吞吞的坐下来写作业,喊他吃饭的时候,他让我们等他一会,在等他一会,饭菜往往都凉了。“再不过来就把你的饭端走了!”好不容易等他过来吃饭,我们也着急,反复催促:“你看,都几点了,快吃快吃!”儿子一看快七点了,心里也着急,害怕写完作业没时间休息了,就胡乱地吃几口,筷子一扔:“我写作业去了!匆匆忙忙地扑到书桌上,接着写起来,家务活也很少帮我做,感到儿子整天都好忙!
八点半是一个界定,儿子一般都能写完作业,可儿子为了赶时间,作业写得很快,一检查作业:呵,缺胳膊少腿的字不少,数学题也差强人意。一说让他改正错误,就很烦躁,我们少不了要起冲突:“你做的这是什么作业,快去改去!”
“我就是不愿意改,我为什么老错?哪错了?哪错了?你为什么老说我错了!”
“叫你认真做,你不认真,你做第一遍干什么去了?放学不抓紧时间写作业,这时候你着急了,做题的时候也不认真考虑考虑!”
“天天跟你说:放学早回家,早点开始做,你听不进去!你吵吧,你吵吧,浪费的可是你自己的时间!”
儿子及不情愿的拽过作业本改起错来。时间一会指向了九点。“吼”,好像已成了家常便饭,也成了唯一的手段。妈妈经常的责怪你,而没有静下心来和你一起找找原因。
情景三
这难得的小小的闲暇,也让我们暂时松了一口气。我心里也大大地打了一个问号:儿子什么时候进步了,不用我操心了?
七点钟,儿子准时地开始在书桌上忙碌起来。“妈妈,过来帮我检查作业!”儿子翻开作业,我一看,原来如此,星期天复习时,把作业都做了。怪不得儿子这么兴奋,原来只剩下了检查,儿子当然高兴了。看来提前做一些工作也很有好处的。
“妈妈,快跟我一起检查呀!”
“好,那咱们从第一道题看起!”
一道题一道题看过来,儿子的数学作业做得还不错,出了一个小单位没写上,其他题整齐正确。语文作业是《英才教程》上的单元检测一,排序、选择题做得也还可以,可其他题错别字就较多,我忍不住“吼”了起来:“你看你,,这是写的什么字啊!”
“妈妈,你不要再吼我!我已经很努力了,我这不是在认真改错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吹毛求疵——妈妈总是在挑你的错,而没有先肯定你的成绩,然后再要求你去改错,总说你的作业不完美,忽略了哪些闪光点。没有很好的跟你沟通。没有让你充分体验到第一遍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时间。妈妈有很大的责任呀!
情景四
儿子又开始写作业了,有一道题不会做,来问我:“妈妈,这道题我有些不明白?”
“你先念念题,多念几遍,你就会做了!”儿子念完以后,我让儿子自己分析,先看看求的什么,再看看已知条件。
“你看,求的是圆柱原来的体积。一个圆柱截成两节,什么增加了?”
“表面积增加了,那隐含的条件不就告诉你了吗,增加的数不就是多出来的面积吗?”
“噢,我明白了,是增加了两个面,那先求出表面积。”
“求什么表面积,我跟你讲的时候你不仔细听,让你说你又说不明白,我讲的时候你不要插嘴,闭上你的嘴!”
本来儿子的参与性很强,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我却生硬的打断他,有些不耐烦。
儿子的语文作业有一篇《绿手指》的短文,后面的简答题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儿子正在努力的思考,我跟儿子说:“你仔细想想,不能照着原话抄,而要想一想深刻的内涵!”
“你闭嘴!”儿子突然冒了一句。
我说儿子的话,儿子又还给我了,我很生气。我在儿子的心理播种了什么呀!儿子很反感我的唠叨,训斥,已经有反抗的情绪了。
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的故事我们也听了不少了,也懂得鼓励的重要性,可真到运用的时候,总是把握不好尺度,掌握必要的教育技巧,也是我们每个家长必需学会的。
孩子的人生犹如战场,他在冲锋陷阵,我们要不停的为他们欢呼加油,鼓励孩子战胜一切困难,注意每一个细节。
身其正,才能令其行。唠叨、牢骚,批评、指责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先来改变我们自己,再来改变自己的孩子!播种希望的种子,“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自己的孩子,像欣赏最珍贵的宝石一样欣赏自己的孩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我们才能得到最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