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
——同课异构《狮子和鹿》
一样的学习内容,一样的多媒体课件,不一个班的学生,不同的两个授课老师,不同的教学效果。
暖暖的冬阳,透过玻璃窗,投射在孩子们的身上,脸上,红领巾更加鲜艳,笑脸更加可爱。
木城一小的多媒体教室里,正在进行着由教研室、进修校以及来自县城周围的几所学校的老师的“研训一体化教学”的听课活动。
今天参加授课的育英学校的两位老师,都讲授的是三年级课文《狮子和鹿》。
孟丽华老师这样上:以谜语导入新课——自读课文——检测生字——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小练笔——送名言——课外阅读介绍。
第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孟老师依次出示1、描写鹿角美的句子,让学生读、说;2、描写鹿腿的句子。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小鹿对待鹿角、鹿腿的不同感情。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节课结束了,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毛病或漏洞,但总觉得,课堂的环节太多,给人以简单的课文教复杂了的感觉。
于是在听课后,我在听课本上写下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促成长”的想法。
我期待一节,能给人简单、明了、可学的轻轻松松的语文课。
接下来,是张梅梅老师的同课异构课。
一上课,张老师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听到你们洪亮的歌声,张老师一下子就喜欢上你们了。
我在想:能赢得老师的喜欢,这是一种怎样的荣耀。一下子就取得了全体学生的信任和喜欢。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拉近了陌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同样张老师也以小鹿的谜语导入新课,只是在猜一猜的基础上,老师出示了一张小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鹿,美丽的鹿角,长长的四条腿……
接着,张老师抓住学生的回答“美丽的角”为切入点,课件直接出示文末的重点语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小鹿的命,四条细细的腿却让小鹿死里逃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解开谜团,学生们的读书愿望已经调动起来。
很自然的就导入到了“读课文”环节。
“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
“同桌互读” 做一回小老师,帮助同伴纠正多错的地方。
“重点是接龙读课文” 按照文章的自然段,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比比看,哪位同学读的最正确。
梅梅老师对接龙读课文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仅停留在轮流读课文,把课文读完,她巧妙地将检查朗读与对重点句子的指导朗读、生字词的落实情况融在一个环节中进行。学生边读,老师一边恰当的评价,抓住重点语句或难度的语句让多个学生读,教师范读,对比朗读。并适时引导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就这么一个环节,统领着整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
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梅梅老师用提炼出几个重点词语,连词成句,总结主要内容,效果也挺好的。
最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因为学生有了充分阅读的基础,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就显得得心应手。
总之,听完这节课之后,大家对梅梅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设置;课堂语言的应用;评价方式的恰当多样,富有鼓励性等,做了比较欣赏的评价。
我对于这节课的评价是:这是一节简简单单的语文课——简约的目标,简单的环节,简洁的语言,简单易行,容易操作,堪称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我很欣赏这样的语文课。
课堂花絮: 你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老师一下子就喜欢上你们了。
你读得真流利,说明你昨天预习得很好!
老师又看了你们端正的坐姿。_____梅梅老师
评课要点:
1、 阅读教学就是一部作品,一类作品或某个作假的作品的推荐课,广告辞。广告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实效:课外学生想读吗?读了吗?——王健
2、不能用成人的脚步去丈量孩子们的世界——范继承
3、阅读教学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理念
4、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感情来读,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朗读的方法。——感受
5、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更放手些。
6、在教学设计上要考虑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比如说,
同桌讨论,轮读课文,小组对话等等,都是好方法。
7、阅读教学要交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并逐渐习得。 — — 裴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