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总能闻到阵阵的麦香。看着地里一天天成熟的小麦,在微风的吹拂下漾起细细的麦浪,麦芒相互交错,发出沙沙的响声,象是在轻轻的吟唱。我的心绪随着麦浪慢慢地延伸,飘向以前,飘到远方。
小时侯,麦收时节是我们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大人们都忙着收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来管我们,再来絮絮叨叨的叮嘱要好好学习、要和同学好好玩……。我们可以放纵自己,跑到麦场里去捉迷藏,跑到大人们不让去的河边去钓鱼,跑到人家的杏园、桃行里去偷摘人家的酸酸的杏和毛茸茸的桃,有时也跑到田间路边捡起一个个被遗落的麦穗……,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大人们都那么好心情的对我们笑笑,即使批评也没有以前那么凶,顶多拍拍我们的小脑瓜,笑着骂一句“调皮鬼”,我们做个鬼脸,嘻嘻地笑着跑开,大人们也不生气,他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上中学了,有些力气了,本可以在假期和父母一起下地收麦,但父母殷切的希望不是让孩子会收麦,能种田,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天跳出龙门,“不在地里刨食吃”。于是,父母轻松的告诉孩子:“地里没有多少活,不用你干,在家好好看书吧,别耽误了学习”。于是父母在田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辛苦而又快乐的收割,我们坐在阴凉的房屋内,认真而又细致的读书学习。
上大学了,麦天不放假,心里却牵挂着成熟的小麦和力气已不如从前的父母。母子连心,父母好象知道了远在他乡的孩子的心思,早早的写来一封书信,叮嘱孩子不要担心家里,现在已经有收割机了,家里的麦子可以用收割机收割,很省力气。于是孩子放下心来,安心的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读书、歇息,与同学谈天说地,却不知,父母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间劳作。收割机少得很,一家一家的挨着,人能等,麦子不能等,父母只有拿起镰刀,一把一把的把沉甸甸小麦收回家,还有收割一亩地需要30元钱,父母根本不舍得,那可是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呀!“咱有的是力气,今天没有了,晚上歇歇,明天又来了”,父母乐观而又纯朴的话湿润了孩子的眼。
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做了父母的我们更能感体会父母的心,于是每年麦忙时节总要挤时间回家看看,帮年过半百的父母做些事情。蓦然发现父母头上新添的银丝在阳光下闪光,脸上的皱纹又新增了几条,父母的手脚没有了以前的灵活,父母的腰杆也没有以前那么硬朗,但他们的笑容比以前更灿烂,笑声比以前更爽朗。父母说:“我们老了,但看到你们一个个生活的那么好,我们是打心底里高兴呀”。
这几年收割机越来越多了,父母不再手拿镰刀一点一点的收割,站在地头看着那庞然大物在田间穿梭,卷扬机轻轻把小麦卷起,麦子儿就进了仓,父母的脸上乐开了花:“还是机械化好,又省时间又省力气,能赶上这好时代不容易呀,我们得好好活,活他个一百多岁,说不定那时侯不用人管麦子就自己回到仓里了”。哈哈哈哈,田间地头一阵阵愉快而又爽朗的笑声。
勤劳善良的父母啊,您的儿女已长大成人,已有能力挑起家里的重担,好好歇歇吧,爸爸妈妈,又是一年麦来到,我们一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