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之后
我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儿子和别人撞车了。
中午正在等儿子回来吃饭,接到了同事的电话,声音很急切:“小亢和人撞车了,车子被撞坏了……”心不由得一揪,提到了嗓子眼。当听到同事说儿子没什么事,只是车子被撞坏了时,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急匆匆赶去,看到儿子正和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子在修车处……问过儿子确信他没事才真正放下心来,车子也无大碍,只是一个车把摔坏了,需要重新按一个。我询问和儿子撞车的男孩子,知道他是学生,正在上职业高中。我知道中午时间很紧张,他还要回家吃饭然后去上课,于是我嘱咐他以后骑车要小心,就让他先回家了。
和儿子一起修好车,向学校走去。在路上,我详细了解了情况。原来,儿子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像以前那样穿过马路走我们规定好的路线,而是逆行骑车,结果“职高男孩”飞快地骑着电动车从对面驶来,挂倒了儿子……原来,儿子应该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儿子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感叹道:“唉!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深刻接受教训。”
回到学校,吃过饭,我又和儿子探讨关于安全的话题。我帮他分析:骑车逆行理论上好像节省了过马路的时间,其实,因为要逆着人流前行,人流迎面而来,处处需要小心,危险时时存在,有时反而浪费时间。倒不如遵守交通规则,看似在路口等了几分钟,实则顺人流前行,一路通畅……儿子听着,频频点头,态度极为诚恳。最后说:“我还是老老实实地遵守交通规则吧,交通规则是为了方便大多数人制定的。”我对他说:“一次小小的事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事故发生后没有引起重视,无动于衷将有可能导致未来更严重的后果。重要的是我们从这次“事故”中明白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为今后的生活累积了什么……“事故”将使我们受益。骑车、学习莫不如此。”儿子专注地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老妈,我记住了。”
儿子的这次经历让我思考了很多,把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事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经历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故”。一次考砸的成绩,一次蹩脚的撒谎、一次毛手毛脚的闯祸、一次心不在焉的小错……这些小小的“事故”是孩子成长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是他们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大可不必为一次“事故”小题大做,惊慌失措,甚至乱了阵脚。以从容不迫的态度、正常的心态对待“事故”,把“事故”作为增长孩子成长免疫力的契机,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二、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累积人生经验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许多生活经验都是从过错与失败中获得的。面对“事故”,孩子最需要获得的是“人生经验”而不是“严厉指责”。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累积经验,明确“避免出错”的好办法和有效措施。这种指导与引领正是“事故”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意义和成长的价值。
三、挖掘“事故”的潜在价值
一次“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取决于父母对待“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作为孩子的“成长导师”,父母要善于挖掘“事故”背后潜在的价值。如果一次糟糕的成绩让孩子养成了“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如果一次撒谎让孩子认识到了诚实的可贵,如果一次撞车让孩子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如果一次失败的经历让孩子累积了通向成功的经验……那么,这次“事故”的发生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相反,如果孩子仅仅从“事故”中获得了指责与惩罚,那他以后恐怕还会重复类似的“事故”。
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今天的陪伴是为了茁壮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增长孩子的能力,累积孩子以后独立面对人生的经验。所以,让孩子适度地独立面对问题,品尝一点磨难,经历小小的“事故”,并非坏事,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