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如何令孩子更有主见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02 10:39:46 作者: rapoo




《钢好有话》的第一次话题征集,二选一:1.如何令孩子更有主见;2.孩子沉迷智能设备,怎么办?投票结果,是选第一个问题的占多数。



河南商报小记者训练营的编辑老师们是有眼力的,这两个问题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的确比较突出;小记者的爸爸妈妈们则是很有思想的,选择第一个占多数,说明相当一部分家长对教育的思考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瞩目于深远。实际上,如果孩子有了主见——即能够自己做判断,自己做选择,自己负责任,自己向前走,那么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其实是迎刃而解的。他做了自己的主人,也一定有能力挣脱智能设备的绑架。



而让孩子自己做主,才是我们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课题,也是我这个小学校长最为关注的课题。在这之前,我曾就此课题写过多篇文字,如有兴趣,可以参考——《请尊重孩子的冷暖自知》、《给嘴巴自己找勺子的权利》、《亮点在于自主》等。





我想先说说我自己的“没有主见”。



结婚之初,即真正独立生活之初,我的最大困惑之一是不会买东西。时常有这样的时候,我揣着钱去市场了,可转来转去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好不容易跺了脚下了决心拎了把青菜回来,却惴惴不安。我生怕买错了,买贵了,买的不好了,会被媳妇数落。



其实,媳妇不会为一把青菜而数落我生活能力差,首先是我对自己有着深深的怀疑。



小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零花钱。我的那个存钱罐里攒下的,多数是帮大人跑腿买个馒头、打个酱油找的零。有一年夏天,我得到了一笔正儿八经的零花钱,是十张一角的纸币,这是我整个暑假的冰棍儿钱。我如获至宝,以守财奴的作风几乎是“一日看三回”,却一次也舍不得拿出来花掉。直到开学,那十张,还是十张。



不只是因为穷而怕失去,也不只是因为不会花钱,是不自信。



我的纠结,源于很少有锻炼的机会,也是由于很看重别人的、尤其是家长的声音。在我所受到的教育中,节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



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难以决策竟然不只是限于“买一把青菜”。每到为难,我总是习惯性地想回回头,希望有人能帮我拿主意。就像那边的锅已经热了,我还是忍不住打电话给我大姑:“这个菜怎么炒才是对的?”



应该说,我这近二十年来,始终在努力摆脱被动的心理定势。





如何令孩子更有主见?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另一个问题:让孩子有主见,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吗?



一方面,我们确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离开你,因此他必须有主见,即独立自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怕他有主见,因为那样必然“儿大不由娘”,我们将失去对他的控制,怅然若失。



没错,关键是——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放手还是控制,核心是——我们真的相信孩子吗?



秋日里的一天,已经有些寒意。孩子们雀跃着来到学校,其中一个小女孩儿分外惹人注目。她穿着一套不应该外穿的秋衣秋裤,外面套着的是跳芭蕾的小纱裙。我微笑着向她问好:“早啊,你真漂亮!”她有点儿害羞,却也大方地回应我的问候,就像跳着舞一样,轻盈地跃进了教学楼。



我很欣赏这个小丫头,这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而我更欣赏这个小丫头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有智慧的父母。



扪心自问,我做不到。在我家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曾经把蕾丝边的空调罩当裙子系在腰上,跟我们上街吃饭。那时,她旁若无人,顾盼生姿;我则很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别别扭扭。而如果是今天,她再有如此奇装异服的打算,我是一定不会让她出门的,少不了一番摆事实、讲道理,软硬兼施。最后结果呢?可以想见,大人是一肚子气,小孩儿也是满腹委屈,多么美好的早晨也会阴云密布乃至电闪雷鸣。



那个孩子只穿了一天芭蕾裙。第二天,她就换了“正常”的衣服来上学了。



但是那一天的体验,对她来说是意义非常的。她充分享受到了被尊重、被接纳、被欣赏的乐趣。



这就是自主的乐趣。





亲爱的家长,这不是一个杜撰的段子:



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志愿;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考试;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你代替孩子做的任何决定,都体现了作为家长的强势,而强势的家长,无法培养出自主的孩子。他连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无法决定,又怎么能决定走什么路、成什么家?习惯了,自然退化了!



如何令孩子更有主见?请从听孩子的话开始。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话是被听进去的,是有力量的,那么他会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独立的行动,从独立的思想开始,而独立的思想,表现为独立的言语。



以下引用的,是一位大男孩儿上小学时的所思所想:



记得我小的时候很善于观察和总结(现在也是),当时我很爱听爸爸妈妈的交谈。在他们谈话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或听他们说了半天却没有说到事情的重点。我干着急呀,但总是欲言又止。想给他们指出错误吧,但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会说:“这种事,小孩儿不用管!”“小孩儿别瞎说!"



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个“优良传统”,当我看见爸妈用错误的命令指挥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去完成。当我因为他们的错误而失手的时候,他们会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冒失呀!”“我就说这样不对嘛。”“那你自己不会判断正误呀?”瞧瞧,这又怪到我头上了。

不要以为小孩儿小,不懂事,其实他们是很有主见的。



我们不能不承认,即使是在最应充满爱的家庭生活里,我们也在剥夺孩子的话语权。我们明明是相亲相爱的关系,却时常扮演“强与弱”的角色,甚至彼此争战。



当然,孩子永远是弱者,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强势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之深远的话。自然,孩子哪怕有千万条理由,也要闭上嘴巴乖乖服从,就像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再看看今天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



大人们,放下自己,放开孩子。



自主的前提,不是以“爱”为名义的专制,而是被尊重的自由。



2015-1-12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