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母子共读感悟爱的真谛《爱的教育

发布时间: 2019-03-07 10:36:20 作者: rapoo

母子共读,感悟爱的真谛——《爱的教育》点滴阅读收获作文

母子共读,感悟爱的真谛

——《爱的教育》点滴阅读收获

冬天的午后,寒风刺骨,屋外滴水成冰,屋内却温暖如春。我和儿子肩并着肩,慵懒地坐在床上。我手捧一本《爱的教育》,儿子的头靠在我肩上,我们开始一起阅读这本脍炙人口、享誉中外的教育经典。

我的导读:《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阿米契斯历经八年呕心沥血而写成。这本书的另一个题目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作者通过十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观察他所在班级、老师、同学、同学的家长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的感人至深,那些充满了温情的小故事往往催人泪下,每一章都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读到这里,儿子已经急不可耐了,他建议:我们每人读一章,读到有意义的地方,每个人要抢着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谁的理解越多而且见解精辟,谁就能获得“阅读小标兵”的称号(阅读小标兵是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奖励,他用在我身上了,嘿嘿,我一定要超过这小子)。

我先读第一章第一节:十月——开学第一天

“……我兴奋地背起书包,跟在母亲身后,赶往学校去了。秋天的早晨,空气特别清爽,使我感觉非常振奋。”

我抢先说:“这句话是用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兴奋的心情,借景抒情。”

儿子正玩弄着自己的玩具小绒狗,心思没有在听书上,听我这么一说,赶紧坐好,神情也专注起来。

我提问他:“你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没有借景抒情的句子呢?”

儿子歪着头认真地想,又翻出他的语文课本看了看,说:“没有,不过,我自己可以造句呀。你听着:‘我和妈妈坐在床上读书,心里很高兴。外面的风越刮越大,树枝像一双双大手挥舞着,好像也在给我们兴奋地鼓掌。’”

哈哈,臭小子可真会现学现卖,我向他伸了伸大拇指,我们继续读下去。

“……本想和(三年级的)老师打个招呼,无奈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而老师并没有多说什么,便匆匆走开了。……我一想到等一会儿走进这间教室的,不再是三年级那个和善可亲的老师了,心中不免闷闷不乐。”

儿子突然开口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和后面这段话都说明了安利柯很爱他原来的老师,和老师感情很深,不想离开他。”

“对呀,真棒,听得很认真呀!~”我及时表扬了他。

“的确,我必须好好努力用功,今后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贪玩了。”

“我已经是楼上的四年级学生了,自己应该知道用功。‘你得努力啊!’早晨父亲所说的话,已经牢牢地记在我的心坎里。”

我刚读完第一节,儿子就喊起来了:“妈妈,‘我’是一个努力的孩子,升入了四年级,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了。”

“总结得很好。你和他都是爱学习的孩子!”

儿子接下来读第二节:“敬爱的老师”

儿子全神贯注地读着,我也静静地听着,我不再打断他的读书声,我们都沉浸在故事中。

读完了,我让孩子复述了故事梗概,并讲一下自己对故事的心情和看法。

‘我’换了新老师,发现他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他一边看作座位表,一边对照着同学的名字,好象是在记同学的名字呢,说明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很负责;

他看见同学脸上生着红红的小疙瘩,关心地询问他,并要求把舌头伸出来让他看;有一位同学在老师后面,站在椅子上,怪模怪样地耍把戏,老师发现了,没有惩罚他,只是轻轻把手按在他的头上,说了一句:“这样不行啊!下次不许再这样了。”此外并没有说什么。这些都能看出老师对同学们关心和宽容;

做完作业后,老师用低沉而亲切的声音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可亲的人;除了你们,我也没有可爱的人。我把你们看作我自己的孩子,我要爱护你们、教导你们,使你们都成为意大利的好少年。”“只要我们彼此合作,互相勉励,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我最大的乐趣,唯一的乐趣。”这些都说明了老师是真正爱着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老师充满了父亲一样的耐心和爱心。

这一节讲的是师生之爱,老师是一位可敬的老师。

对吗妈妈?

妈妈,我觉得书中的老师和我的语文老师很像,李老师也是这么和蔼可亲。她从不责备同学,她总是说:“孩子,可不能这样!”、“孩子,你真棒!”很多时候,我觉得她像妈妈一样。

“你说得很对。”我赞许地说,“你已经领悟到了书中的真谛——爱,让我们再读一下最后一句吧。”

我和儿子一起小声读了起来:

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这是因为你真心爱那位老师的缘故。”

最后我说道:“之所以你领悟得很深刻,也是因为你真心爱着你的老师,你的同学,爱着你周围的人和生活。最后一句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理解。”

儿子认真点点头,我们的第一期母子阅读会结束了,儿子理所当然得到了“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我们都期待着第二期的《爱的教育》阅读会。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