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们这样走进原著《西游记》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07 10:52:00 作者: rapoo

我们这样走进原著《西游记》

《西游记》童叟皆知,耳熟能详,也都知道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了让女儿感受这块文化瑰宝,我很早就为孩子买了少儿版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只可惜,她拿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不当回事,草草读完故事情节,就把他们束之高阁了。

最近,为了调节视力,女儿戒网戒电视已尽三个月。我就取代遥控器,帮她调节目“听”电视。这天,刚打开电视,一声断喝传来:“妖怪!还我的袈裟!”随着孙悟空独特的声音魅力,节目定格在《西游记》。

“妈妈,孙悟空在和谁斗呀?”女儿因看不见妖怪而着急。

“黑风怪。”

“黑风怪怎么不吃唐僧肉呢?他要个袈裟能长生不老?”

呵呵,看来孩子受诸多妖精的影响,已经认可唐僧肉的神奇功效。只好耐心解释了:“唐僧的袈裟也是件宝物啊,是会见如来的时候才穿的,上面镶满宝石,金光闪闪的,老和尚都起了歹心,何况妖怪呢?”说话间,孙悟空与黑风怪已大战数百回合。山崩地裂的声音让孩子焦急万分。我生恨自己没长个宋世雄的嘴,吴承恩的脑袋。咦?何不趁机搬出《西游记》读本?

翻到《悟空巧降黑风怪》(我们买的是小学生新课标优秀读物《西游记解读版》),孩子朗声读起来:“那老和尚问唐僧有无宝贝,唐僧说没有,悟空却说有一件袈裟。老和尚一听袈裟,大笑,命人搬出十二只箱子,里面的袈裟竟有几百件。悟空取出唐僧的袈裟,顿时满室生辉。老和尚看得眼睛都直了,动了歹心……”

“唉,说来说去,我还是不知道这件袈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读完故事,孩子叹后气,发出感慨。看来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只知道故事情节了,我不由窃喜。

“孩子,你拿得读本,已经对原著进行了提炼,情节精简后,内容虽然集中了,却失去了原著的味道。妈妈给你读一段有关袈裟的描写好吗?请你再感受一下。”说着,我打开原著,读到:“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真个好袈裟!上头有: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哇!写得好美呀。妈妈,我也要读原著。”

“好啊。原著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形象地感知故事,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想像力,让我们欣赏到一些诗词歌赋呢。来,妈妈帮你上网搜索一些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的背景,咱们一起来了解成书的过程,好吗?”

就这样,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我们开始了原著的导读。我知道,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走出我们自己的完美取经之路。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