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的魅力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09 10:38:55 作者: rapoo

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的魅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必不可少。如,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种方法往往更能点燃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欲罢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融入文本,深入和文本交流、对话。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中楚王想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是从容应对这部分情节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学生扮演晏子,一个学生扮演楚王,一个学生读作者的话。尤其是学生朗读到第二次和第三次楚王想侮辱晏子的情节,学生更是投入其中。如第二次: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的狡诈和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通过不同两名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展现出来。不管是朗读的学生还是倾听的学生,都深深地融入文本之中,学生更好地感受了晏子的临危不惧、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特点,情不自禁地从心底生发出无比佩服晏子的情感。之后我又让两名学生去掉作者的话,还原课文当时的场景,直接朗读楚王和晏子之间的对话,这样就更加逼真,人物的矛盾冲突也更加集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晏子的高大,体会得更加深刻。直到下课,学生还是在有板有眼地学着晏子讲话“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课上的学习学生自觉延伸到了课下,有的同学因为太崇拜晏子,甚至开始收集晏子的资料,这不能不归功于课堂上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另外排练课本剧也是学生合作的一个很好方法,在学习《半截蜡烛》这个课本剧时,备课时我定位到课堂的主要人物就是让学生演这个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我让几名学生进行了简单地排练,进行了一些指导,道具有半截蜡烛。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我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然后让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这个课本剧中三幕中的其中一幕进行简单排练,并且告诉学生,要想演好人物必须注意课文中的一些提示语。接着请几名同学演其中的第二幕,台词记不住的可以拿书,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可以有夸张的体态语言等。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表演之后,再让学生提出修改的建议。打下课铃了,学生还不让下课,接着让演,学习兴趣高涨。

语文的合作学习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小的团队,可以有一辩二辩等。如在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赛,主题是“网络利多还是弊多”。学生唇枪舌剑,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发挥所长,难分高下。

在学生有疑惑个人解决不了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小组的力量,互帮互助。

最后合作一定要分工细致,扬长避短,这样就更能发挥团队的优势,小组的优势,让合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放光彩。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