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联想释放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14 10:36:49 作者: rapoo

联想,释放作文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晴

这段时间,还是会在和孩子在周末看看电影,上周看的是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看着这部片子,不由得会想起以前看过的几部同题材影片,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钢琴森林》、《孩子的天空》等;还会想起几米的新作《星空》。

联想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位优秀教师改变一群另类男孩命运的故事;《钢琴森林》和《孩子的天空》同样也出现了关爱孩子、愿意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老师,他们改变了世俗眼光对一个穷苦孩子的看法,尽管改变是在“古阿明”死去之后(《孩子的天空》)、尽管我们没能在影片中看到“海”登上更高的领奖台(《钢琴森林》),但他们的“慧质”早已人尽皆知,甚至折服自己的“对手”;《星空》则是几米献给所有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的书,一个不爱说话的男孩,打开了一个忧郁女孩的心结。

而《地球上的星星》就像上述四者的综合体——影片中有一位支持自己的好校长,“伊桑”和老师不再像“唱诗班”的孩子们一样,在学校的反对下和老师偷偷地进行声乐学习——影片实现了“多赢”,不再有“古阿明”或“海”的遭遇,“伊桑”和老师都成功了: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获得了绘画比赛的冠军;老师也凭借对“伊桑”的成功教育获得了在两所学校任职的机会——影片中的“伊桑”也是《星空》里无法或不愿与世界沟通的孩子,他们同样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之后获得了“新生”,但“伊桑”的新生无疑更加甜蜜,因为暑假过后,他还会和自己最亲爱的老师共度时光,而《星空》则是通过“分别”唤起“新生”——影片中有老师和家长思想的激烈碰撞,老师最终用自己和孩子的努力证明了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孩子不该被漠视,并且当他们另一方面的潜能被挖掘出来之后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或改变。

释放

看完186分钟的电影依然回味无穷,时间已是深夜,旁边的女儿坐得还是那么直挺,但不像起先那般激动。再看,原来小丫头两眼落泪,暗暗抽泣——这可是她“电影观看史”上的第一次!

想想去年夏天,父母俩非要看《妈妈再爱我一次》,老公说自己当年错过了,也想哭个一塌糊涂;女儿说不相信一部台湾电影能让老妈在电影院里掩面痛哭。当我准备好毛巾、湿巾、纸巾,但等到影片演完,这些物品也只有我一个人用得着——老公没有看完,女儿强忍着的眼泪硬是不落。我当时心里很难受,以为孩子的情感不够丰富,就告诉她感情是需要释放的——“开怀大笑”是心情愉悦的释放,“痛哭流涕”是悲痛难耐的释放,在众人或外人面前释放感情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情之所需。“妈妈,我还是哭不出来,但我心里确实很感动......”直到最后,女儿坚持着自己的“坚强”,硬生生没有落下一滴眼泪。或许现在的孩子看到的演绎悲伤的影视作品太多了,所以我们那个年代的影音无法撼动她的情感;或许,影片中的故事离她太过遥远,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无法形成共鸣。

但这一次,这部《地球上的星星》、那个曾经有缺陷的“伊桑”,真正地感动了她!尽管她忍着没有哭出声,但我下意识的抚摸之后,留在手心的,只有泪水......

看着我的手心她的泪,我知道她在为“伊桑”落泪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落泪,更希望自己也能被别人认可、鼓励。首先,她希望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

妈妈和孩子

太多时候,妈妈总是一味要求,不知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她想画画,妈妈总是嫌她画得“四不像”,结果,很久了,她没有再主动画过一幅画。在妈妈的记忆力,新的涂料覆盖的墙面下,到处都是孩子的涂鸦之作,有铅笔画、水笔画、眉笔画、唇膏画——一切能体现出色彩的物品都可以被她当做画笔。在妈妈的记忆里,每一本常用的工作笔记、会议记录上,都有歪歪扭扭的“毛毛虫”、“小房子”,每一本她常看的书上,总有小小插画家的画作,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读、写、绘”还能经常看到孩子画故事、画生活,但现在,这种随心所欲的想象画已经多日不见了。

“宝贝,你也画幅画吧,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两天之后,孩子拿出了绘画用品,铺满了整个桌面,又开始画了起来。“妈妈,森林里开音乐会,你看,这个是指挥家,这个是小提琴手......”又是两天之后,孩子提着一袋子大小不一的纸盒出门了,说是要上手工课,中午放学,喜形于色的她冲着妈妈大叫:“妈妈,伊桑做了只能在水里游的飞机,你看,我也做了一个!不过,她不能飞也不能游,但可以送给妹妹做礼物!”

几米的《星空》里有一张随书附赠的书签,上面是致读者言——愿你的梦想,像光那样,从一颗星到另外一颗星。今天,这句话是妈妈最想告诉孩子的话......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