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作文从这里起步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17 10:52:47 作者: rapoo

作文从这里起步

——如何进行“看图写话”的指导

看图写话是一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主要形式。它根据学生年龄小,对有趣、生动的图画有着浓厚兴趣的特点,以孩子们喜欢的图画为写话的载体,对学生来进行写话的训练。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看图写话的前提是看图,只有对图进行正确、细致、全面的观察,才能写出符合图意的话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为改变学生观察漫无目的、不细致、抓不住要点、毫无顺序的观察缺陷。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其次,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从总体上对图画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图的细节进行认真观察;比如:具有特色的环境,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再深入进行观察,用有趣的细节激发学生的看图兴趣,使学生有不同的新发现。如果是多幅图,要在每幅图都看清楚、看明白的基础上,想想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多幅图看图写话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第三,观察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教会学生掌握住从总体到部分再到总体的观察顺序。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中间到两边,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会联想和想象。

图画上的内容是静止的、有限的,要想使自己的说话内容丰富起来,必须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只有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如果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从而让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三、先说后写,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看图、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要重视看图说话的教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为后面的写话打好基础。在说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做示范,然后再让其它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合理等独特之处。要逐步提高写话的要求,从开始的规范使用语句,把意思写完整,逐步提升到写得具体、生动,再到富有想象力,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神态。

具体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空两格。有几幅图就写几个自然段。2、第一句要明确写清: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3、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必须详细写。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图中的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4、能正确使用“,” “。” “?” “!”。能写通顺的句子,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可以写拼音。5、学会使用形容词、比喻句、拟人句等。

此外,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还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

如:

学生一:

春天来了,天气晴朗,丁丁一家要去植树。爸爸扛着树苗,妈妈拿着铲子,丁丁掂着水桶,他们高高兴兴的去植树了。

点评:从学生的写话来看,孩子基本能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时间、人物、事件还算完整,只是对于动词的运用还不够准确,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把句子说完整,并且能想象到“他们高高兴兴的去栽树”也算不错了。

学生二:

春天来了,阳光温暖,土地湿润,星期天丁丁一家要去植树。

爸爸扛着树苗,妈妈拿着铁锹,丁丁提着小水桶。妈妈先用铁锹挖好树坑,爸爸把树苗栽好,丁丁用小水桶浇水,一棵绿油油的树苗栽好了。

点评:小作者先把画面提示内容写上,然后从总的方面写出了画面内容。写出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做什么事。小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根据画面想象出了种树的场面,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小作者很会学以致用,《邓爷爷植树》一课中的“绿油油”一词用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