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生学习”
关于“向学生学习”的观点,我心中已经构思了许久,如今提笔写下,心中仍忐忑不安。其实“向学生学习”并不是说教师不如学生,而是觉得“人无完人”,我们教师也许会“尺有所短”,而孩子们也许会“寸有所长。”
一、保持童真。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本质都是善良的,所以说,教育的过程并不是教给孩子们“美好的道德”,而是让他们尽量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纯洁的心灵。因为无论是《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还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和学生当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恋与呵护以及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将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盈而丰满,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五彩斑斓的色彩!
二、向“后进生”学习。
所谓“后进生”,就是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表现都稍逊一筹的学生,多由于家庭背景,个人智力状况以及学生性格差异而造成。但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即便家里没有人做饭,他们仍能按时上学;即便受到同学的歧视,他们仍能坚持友好对人;即便听老师上课如听”天书“一般,他们也能天天、月月、年年的坐在教室里听课
换位思考一下,对于我们不感兴趣的会议,我们能端端正正的坐好,聚精会神的倾听吗?对于领导的批评,我们能做到不反驳、无条件接受吗?对于不和睦的家庭环境,我们能做到坦然面对吗
很显然,我们不能,我们的抗挫折能力不如我们眼中的“后进生”,我们的适应能力不如我们的“后进生”,所以,向“后进生”学习,学习他们的波澜不惊,学习他们的处世态度,学习他们的宽阔胸怀,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意想不到的打击。
三、向“中等生”学习。
“中等生”是指学习成绩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中等状态的学生。他们人数多,可变系数大,发展得好将会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反之就会下滑到“后进生”的群体之中,所以,是老师最应该关注并付出努力的对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面对各种评优评模的诱惑,放平心态,不为所动,还真的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要向“中等生”学习,学习他们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他们的甘于平庸;学习他们的默默成长;学习他们的与世无争。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强求。
四、向“优等生”学习。
“优等生”当然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一般学生容易出现的毛病,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他们的求知欲旺盛,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更是追求上进,努力做有思想的老师的我们学习的榜样;并且,课外知识比较广泛,爱好全面正是我们为人师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向“优等生”学习,学习他们的自控能力,学习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学习他们追求上进的精神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总之,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一样向学生学习就是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当我们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为质朴、真诚但不乏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向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叫“见贤思齐焉”教师向学生学习的态度,将感染着、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