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扎实 有序 上升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18 10:37:31 作者: rapoo

扎实 有序 上升

——观《猴子种树》有感

河南省虞城县实验小学 何瑞香

初次看到《猴子种树》这篇课文,我无从下手。这样的课该怎样设计?我一头雾水。带着好奇,充满期待,我观摩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课例《猴子种树》。整节课扎扎实实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给我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架好梯子

《猴子种树》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理解文中的谚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上课伊始,薛老师通过词语检测的方式,认识了一些果树,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果树。架起了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了文本的外延。进而出示、理解“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巧妙引出“农谚”,从而降低了理解的难度。特别是在对“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理解时,老师适时介绍了樱桃的资料,为下文内容运用做了铺垫。文中出现了三种鸟,借助“哇哇”“喳喳”“咕咕”了解“乌鸦”“喜鹊”“杜鹃”特点,为准确表达埋下伏笔。匠心独运之处在于,读果树、识谚语、了解鸟,一点点梳理,将课文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至右,连起来读,逐步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文本的框架。这为孩子们讲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帮手

从薛老师的课上,我看了教师另一种角色——帮手。从最开始无微不至的帮助,到半推半就的帮扶,到置身其中的放手,薛老师是名副其实的“好帮手”。围绕“猴子做了两件事”,把握文段内容,适时指导书写。“浇水”的“浇”和水有关,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施肥”的“肥”月字旁,与“肉”有关;“改种”的“改”七笔,注意笔画书写顺序……或讲字理,或换偏旁,或书笔顺,或组词拓展……渗透多种识字方法,进行细致的书写指导,很好地落实了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的目标。

读词语,试着讲故事。该怎么讲?老师有示范,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时,教师就声情并茂地进行讲述。此刻,提出明确要求:大声讲,语言惟妙惟肖,才能讲得生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叙述与话语的区别,在练说中培养语感。慢慢提高要求,通过填空的方式,一点点增加难度,最后在不看提示的情况下,进行独立讲述。一步步,一环环,扎实有序地进行着。在进行二、三段的学习中,教师则完全放手,学生的表现很精彩。这精彩的背后,离不开老师智慧的引导,扎扎实实地训练。薛老师这个帮手“不得了”!

三、把好方向

理解本文的寓意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课堂交流时,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师不失时机的予以纠正。“这些鸟说的对吗?”“对的话该不该听?”“听了,为什么没有种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进行甄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有主见。在课文拓展、续编故事环节,教师一直帮助孩子把握正确的导向,让学生明白了“别人说的话再有道理,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回顾整节课,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学生兴味盎然,思维活跃,表达流畅,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享受了语文。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直追求与向往的吗?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