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弊在当时 功在千秋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3-21 10:52:49 作者: rapoo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的诗句道出了不仅李杜诗篇的局限性,也印证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新旧更替的客观规律。
时光斗转,日新月异。谁又能永久占据着一片天,宛若灿星、永远屹立在风头浪尖?
至今无一。
有的只是在有生之年,给历史的锦缎增添几缕金线,拼凑些许碎片罢了。
我是一只蝴蝶,愿穿越时空去触摸,属于你那个年代的一段丝滑——

公元605年,隋炀帝刚登基不到一年,雄心勃勃的他为实现自己一统霸业的雄伟抱负,不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征集百万民众,聚集在黄淮之间开凿河道。持锹挖掘,淤泥装车,人工或赶着牛马拉车。在擦汗喘息之际,人们仰望烈日,长吁短叹:“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能熬到头啊?”
我问一妇:“古来男征兵,挖渠。汝怎来也?”
女曰:“夫征伐,公多病,孺幼,唯吾从。数月来,吾念亲,思归矣。然,工期未了,奈何?”
言罢,已泣不成声,又匆忙劳作。
官吏在此,岂敢偷懒。
望着多如蚂蚁,满面尘灰、骨瘦如柴、衣着褴褛的人们。惟愿早日完工,让民工们早日回家团圆,休养生息。《资治通鉴》记载:“东宫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十之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可见征民工之多,累死病死几乎参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一滴滴汗珠混合成这长约六百多公里的“通济渠”,这条渠也叫“汴河”,从陪都洛阳至盱眙入淮河。几年后,通济渠碧水悠悠,两岸垂柳依依,水中泛舟。这条渠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当时交通大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数百年。带动商业发展。两岸店铺林立,许多支流把店铺包围,远看如店铺坐落在水池中。一艘艘商船把南方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再到西安,一直向西,为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如果没有汴河,运往西域的货物就不会如此丰富。

小时候,我就听爷爷讲过有关虞城县的芒种桥、谷熟镇、麦仁店、站集乡的传说——“隋炀帝拉纤”,也就是隋炀帝驱少女拉旱船。

  有一年春天,隋炀帝杨广听闻扬州琼花盛开,色如玉、香如油,立即从东都洛阳摆驾,浩浩荡荡东下扬州观花。那时候,从洛阳到扬州的大运河尚未开成,须走旱路,杨广来到宋州(今商丘)后,嫌乘坐车辇不开心,就换乘龙舟。但是平原之地没有龙舟,杨广就下令工匠赶造龙舟一只,并命沿途州县供给香油、黍稷,铺地行舟。然后,又挑选美女数名,分成几班,脱光衣服,轮流拉纤。纤弱的少女拖着沉重的龙舟,一步一滑地走在用香油拌黍稷铺成的路面上,受尽凌辱艰辛,苦不堪言。而杨广看着不断跌倒又爬起来的拉纤少女,得意忘形,哈哈大笑。
龙舟途径商丘市虞城县被一条河拦住,他下令停船造桥,正值麦收大忙季节,老百姓不得不放下镰刀来架桥,芒种桥因此得名。从芒种桥东行,隋炀帝在谷子成熟季节到达一地休息,此地即被后人称为谷熟集。第二年麦子黄梢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隋炀帝路经一村庄,在这里品尝了麦仁汤,从此命名麦仁店。离开麦仁店村,不几日,来到了一个小集镇上,正当杨广传令休息时,忽有探马来报:扬州琼花已经凋谢。杨广兴致骤落,自叹晦气。不久,又一军卒来报:杨玄感起兵作乱,攻陷京城洛阳。杨广兴趣全无,立即传旨速回朝平乱。临行前,这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竟然将龙舟连同拉纤美女一起用火焚烧了。这是杨广准备去扬州观琼花最后一站,所以后人就称之为“站集”。

这是我们这里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可见在老百姓的心中,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但这故事并不确切,很多地名并非因此而来。)

站在历史的边沿,看隋炀帝和他的臣民越走越远,消失在时光的烟尘,而我这只蝴蝶乘着古朴的风飘然而来,看见的多是一艘艘客船、商舟来往频繁。运河碧水悠悠情悠悠,成了几多女子寄托相思的地方。白居易笔下的汴水负载的是一个女子倚楼相思的情绪。而王安石的“汴水无情日夜流,不肯为我少淹留”和苏轼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中的汴水,则成了离恨别愁的代名词。汴水成了一条情感丰富的河流。

隋唐大运河共有三段。我只提了隋朝开的通济渠,因为它是大运河的重要一段,且是经过我们这里的重要运河。试想:如果当时的宋不南迁,亦或和金交流频繁,那么地处运河流域的开封、商丘、宿州等城市会不会比现在更繁荣、经济更发达?

翻阅资料,大多是讲隋炀帝荒淫昏庸,为了去扬州看琼花才开凿运河。真是这样吗?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有这样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撇开隋炀帝的暴行,单单开凿运河这件事真的是“弊在当时,利在春秋。” 试想:堂堂一国之君如果只为看琼花,就动用百万人大修水利,有点说不过去。他大可堂而皇之把琼花搬进京城看个够,也犯不着劳民伤财开凿河道。开凿运河的一个重要目的应是把鱼米之乡的江南丰富物资运进北方,以便京都和皇宫所需,更便于朝廷管理和巡游视察南方。

如果隋炀帝知道大兴水利、四方扩张导致生灵涂炭、国家灭亡,会不会先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平安过日子,而后再做打算呢?

权横一时,现已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隋炀帝是否承认人们给予他残暴凶狠、荒淫无度的评价?看着运河为后世所做的贡献是否也有几分得意?

纵观历史,人们了解万里长城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大运河的存在,研究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长城把中国版图分隔关内关外,而大运河则是连接南北水路交通的重要河流。可见大运河在中国远比长城更重要。它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古代文明。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绍兴,全长10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隋之后的军事、交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弊在当时, 功在千秋作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