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说“羊”诗
455000 安阳市德隆街40号南关小学 徐文祥
同学们都一定知道那个动画片里的“喜羊羊”,他可爱又聪明,人人都喜欢。今年是农历的乙未年,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二生肖中的羊年。古人把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合起来就并称为大家熟悉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所以“未”就是“羊”年的的代名词了。
羊属于食草动物,性格温顺,所以很招人喜欢。因此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就这样解释:“羊,祥也。”我们熟悉的“美”字,也是由“羊”和“大”组成。
说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羊”的知识,可算是不少,大家熟悉的“亡羊补牢”“歧路亡羊”“羊肠小道”“顺手牵羊”等等不胜枚举。但是今天,我们简单了解的是关于古诗中的“羊”。
一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非常熟悉的就是那首《敕勒歌》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在风吹过的草丛中时隐时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一提到羊,大家都会想到草原来。早在我们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无羊》诗这样描写:“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尔羊来思,其角。”赞叹了牛羊繁盛,畜牧兴旺。汉代女诗人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这样描写:“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宋代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螯禁辍颇牧》也有“金版六韬初拭,烟敛山空野回,低草见牛羊”的句子。就连我们的大文学家老舍先生到了内蒙东部看到草原景象,几首诗里都提到了羊:“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那是飘过的悠悠白云,是流动的洁白雪球,让人对草原充满了喜爱。
羊不只是草原才有的,农村在以前几乎很多人家都养羊。《诗经》中《君子于役》描绘了一幅牛羊晚归图:“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后,就有很多人仿效或者化用了这样的意境。晚唐诗人杜牧在《陵阳送客》中写道:“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宋代诗人陆游《望江道中》这样写:“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后江行十绝》也描写了同一景象:“远村烟暝牛羊下。”宋代诗人黄庭坚也在《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化用了这样的句子:“鸡栖牛羊下,君子亦安息。”唐代的王维在《渭川田家》也写道:“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同样,辛弃疾也在《朝中措 醉归寄佑之弟》中写了“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这样的诗句实在太多了。
羊在古代是最早的家养动物之一,也是作为君王祭祀的牺牲(牛羊猪)之一的,因此,它的命运自然也就是服务于人神享用了。唐代诗人李贺在《长平箭头歌》中凭吊长平战场,想起当年被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几十万降兵而心生感慨,这样描写:“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用以祭祀战士的魂魄,无比凄然。我们都熟悉汉代“苏武牧羊”的故事,晚唐诗人温庭筠在《苏武庙》这首诗前半部分写了对苏武庙的景象:“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只要写到边疆生活,就会自然想到抵抗胡人的牛羊,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中“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就这样描写了边疆景象。我们熟悉的元代的马致远在《双调•夜行船》中也这样怀古:“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只是祭祀,就连喜庆的节日,也是要杀猪宰羊的。我们熟悉的《木兰诗》,当木兰从前线回乡,她的弟弟就“磨刀霍霍向猪羊”表示欢喜庆祝。建安才子曹植在《箜篌引》中描写欢乐喜庆的场面是这样的:“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大家熟悉的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这句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真是豪情万丈的浪漫情怀啊。老舍先生同样也在内蒙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很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关于“羊”的诗句。先说杜甫吧,他在《日暮》中同样描写了晚归看到的景象:“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在《寄董卿嘉荣十韵》中借“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描绘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国家凋敝不堪的景象。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略做了统计,估计在古代的诗人中,写到“羊”的,数宋代的陆游最多了。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 “白布裙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晚兴》)表达了他因牵挂故土的孤独;“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归兴》)写出了他晚归时的一时轻松。 “络绎交亲来作贺,羊腔酒担拥柴荆。”“未论羹与羊酪,新粳要胜太仓红。”“湘湖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致仕後即事》三首)写出了他做官后想到自己可以为理想施展才华的兴奋。“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马上》)“秋近平郊鸣鹳鹤,日斜荒径下牛羊。”(《南堂杂兴》)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连云岁事登。”(《白发》)写出了年老后对岁月的感叹与无奈。“平生足忧患,岁晚信乾坤。缓步牛羊巷,浩歌桑柘村。九原不可作,吾意与谁论?”(《晚步》)借助“牛羊小巷”写出了他一生的坎坷,此时的孤独与苦闷。“草径牛羊下,烟村鹳鹤号。”(《泛舟》)“翩翩下鸥鹭,点点散羊牛。”(《初春杂兴》)“扪腹笑自贺,无羊败吾蔬!”(《晚秋农家》)写了外出玩赏的闲适。“代北胡儿富羊马,江南奇士出菰芦。何由亲奉平戎诏,蹴踏关中建帝都?”(《醉题》)“敢夸胡羊美,但怀巴酒酽。”(《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写出了回首往事依然有雄心壮志的情怀。宋代诗人刘克庄在《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三首中都有提到“羊”。“马应无失塞,羊岂有亡歧。”这里就化用了“亡羊补牢”的典故,此外还有“龙衮思同学,羊裘谒广庭。”“苻虏投鞭急,羊生对弈迟。”都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同样,宋代的文天祥在《又呈中斋》中也借“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我们借用陆游的《自儆》也来给自己一点提醒吧。“牛解谨藏刀,羊亡密补牢。达人忧禄厚,奇祸出名高。所要怀全璧,宁当耻袍?世间俱癣疥,何事苦爬搔?”希望每个人都能如他一样,时刻做一个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