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4-01 10:39:45 作者: rapoo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良好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童心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是2007年11月号《百家作文指导》上的一篇佳作,内容是这样的: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留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留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儿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某重点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我读完此文,心灵的震动很大。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母爱太伟大了!家教太重要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塑像家:1 家庭 2 学校 3 儿童所在的集体 4 儿童本人 5 书籍 6 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的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家庭在这位教育家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我也有意询问过身边教育行业和非教育行业的熟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哪一个最重要?没想到结果竟然出奇的一致——家庭教育最重要!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的:闻名全球的德国大诗人歌德,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蜚声中国文坛的屈原、李白、杜甫、柳宗元、陆游、苏轼、曹雪芹、郭沫若、矛盾、冰心……我国卓越的领导人宋庆龄、朱德、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蔡畅……总之,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凡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都受到过良好的家教。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从教15年来,我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兼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经历告诉我,那些没有受过良好家教的孩子,往往是老师倾注心血较多的学生。即便是老师想尽了办法,如果家长不配合,其教育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王鹏是个聪明的孩子,课堂上思维敏捷、发言积极,可每次语文考试几乎都是八十五分以下。究其原因,原来是该生应付家庭作业,甚至不写家庭作业造成的。通过家访,得知该生的父亲在外打工,一年仅回家一两次。回家后只要一听说孩子成绩差就是一阵狠打。母亲文化低,没有工作,经常和周围的人打麻将。(我家访时她还在打,还是王鹏把她叫回来的。)她管该生,该生根本就不听,只好顺着该生,经常给该生在外面租碟子。该生一回家不是玩就是看碟子,哪有心思写作业?一日三餐,自己不做,反而让八十多岁的老母包了。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豆迪是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女孩子,她的作文构思独特、新颖,语言精炼、生动,有时还会让我欣赏她写的小诗,所以深受我的青睐。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该生中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问其原因,她说父母都做生意,做生意赚钱多,上学也是为了将来能赚钱,不如及早行动。这就是我曾经器重的学生!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比针扎还难受!我也教过几名拿别人东西的学生。在我的及时教育和正确引导下,他们都改正了缺点。后来问及他们的家长,有的说孩子从四五岁时就爱占别人的小便宜,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有重视;有的说是爷爷奶奶惯坏的,要什么就得买什么,不买就想办法骗、偷别人的。“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苏霍姆林斯基语)也难怪,在我教时能改正缺点的学生,到了中学又养成了同样的恶习,有的在中二就主动退学了。纵观那些言谈举止不文明的学生,他们很多时候是受家长的影响。“根子不正梢子歪。”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及的。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常常听到不少家长对老师说:“对孩子管严点儿,在家里他不听父母的,就听老师的。”其实,一个连父母的话都不听的孩子,又怎么会真正听得进老师的话呢?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有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但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针对性比较差,它永远只能照顾大多数,而不能完全做到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虽然老师平时也在进行个别辅导,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还跟不上的孩子。而这个任务如果由家长来做,就会非常有效,因为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应尽的责任也推给老师呢?“学校不可能完全代替家庭,特别是代替母亲。”(苏霍姆林斯基语)文中的那位母亲不是做得很好吗?说实话,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教学观越来越深入人心,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像文中提到的那些老师只是如实地向家长交代孩子的情况而已,并非了解其中的主要原因。而家长,才是对孩子最了如指掌的啊!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会听到“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点出发点——那就是爱。鼓励式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我们:“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们应该在爱的鼓舞下,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努力地向前驶去。从这个方面讲,有时老师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爱。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读了《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这篇文章,我还想得到了像张海迪大姐姐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残疾人,想到了难以计数的弱智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务必会受到不少冷嘲热讽,但他们当中成人成才的也非常多。他们的成功,凝聚了本人、集体、社会的共同结晶,但我相信,给他们最多关爱的一定是各自温馨的家庭。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里写到:“亲人之间的关爱在人间所有的感情当中是最神圣的,而所有的亲情当中,母子之情尤为珍贵。”小语著名特级教师教师薛法根也说:“人生的底色从他懂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打下了。岁月,将这样的底色磨砺成一个人的品性、人格。无论是生在书香门第,还是生在平常人家,都有可能获得最好的教育。”而这最好的教育,必是勤劳、善良的父母给予的。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是的,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造就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不少先进国家和文明学校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央视三台的《神州大舞台》是一档家庭类节目,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幸福家庭的魅力,也给每一个不重视家教的家庭带来了深深的启迪。大家要强,小家则必强!笔者多么希望全社会,每个家庭,每所学校都重视家教,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祖国将多么美好!我们的世界该多么和谐!

(此文发表于《教学随笔》2008年第4期)

良好的家教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作文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