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话确实说到了语文老师的心坎里,因为语文老师也有这“三怕”。尤其是指导学生写作文,真成了老师的头疼事。
今天,我看到《中国教师报》上刊登了对“非常老师”的“作文教学”专访,“非常老师”说:“作文,多大点儿事”,单就这一句话说的,顿时让我感到作文好像真的就不是多大点儿事儿了,赶快跟着“非常老师”学几招“实战”本领。
一、学会驾驭文字。——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作文时语言生动、优美、流畅,有文采?
“非常老师”教给孩子们一个观察方法:“六根六尘”法。眼耳鼻舌身,是长在我们身上的器官,叫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观察,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用眼睛去看,还包括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甚至用舌头去舔、用身体去触摸,以及用我们的脑瓜去想象,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器官动用起来,才叫观察。现在很多孩子写东西不生动、不形象,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只会从色度入手,脑子里没有场景、没有图案、没有想象,所以写不多,写不生动,写不灵活。六根六尘之法,就是给孩子一把钥匙,打开他们描写事物、景物的想象空间和思路,一个东西、一个事物、一个情景,可以通过它的样子、气味、声音、味道,以及对它的触觉与想象来写,这样写出的文章,一定会生动。
二、引导作文意识——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到底该如何引导?
“非常老师”认为,就“导”这个概念来讲,好的老师是导购员,而不是推销员。导购意味着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一致性意见。推销意味着路上见个人就问:“我这儿有---,请问您要不?”。教师引导学生作文时,要做孩子的导购员而不是推销员,多问少说,重在问,引导学生说,先导后“购”。
三、会读、多说才能写好。——为什么多读书的人不会写作?
“非常老师”说: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写作,但会写作的人一定会读书。因为读书方法有问题。所以要在会读书而不是多读书上下功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重点在“破”字,而不是在“万”字上。在小学阶段,以“写作导引读书”比较好,即:通过掌握作文方法,学会欣赏作文,从欣赏文字,喜欢上读书。要鼓励孩子口说作文,写作时,在嘴里说一说,在肚子里念一念,只要会说话的孩子,就能写一手好文章。
四、多写不如巧练。——作文是否多写就会?
“非常老师”认为,多写是相对于不写、懒写、少写而言。如果把多写理解成简单、低层次、囫囵吞枣的泛写,除了浪费时间,多增乏味外,少有益处。多写不如巧写,多练不如巧练。练得有数量,不如练得有质量。如何巧练?体会“篇”,多读好作品,从整体结构上多把握,建立作文观;多练“段”,段是篇的雏形,从小处练;推敲“句”,修辞手法最终都体现于句子上;积累“词”,勿单纯抄词记词,在篇段句中顺带掌握更为有效。
五、作文应作为一项能力来培养。
------
只要我们跟着“非常老师”学习教作文,把“非常老师”的方法转“教”给我们的学生,那么,指导学生写作文就一定不再是头疼事,学生写作文也一定不会是多大点儿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