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说到这个话题,还得从圣诞节说起。每年的圣诞节是孩子所向往的节日,渴望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今年圣诞节前夕,肖老师为了让孩子的这个圣诞节过的有意义,特意向家长朋友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家长朋友好!今晚是孩子盼望已久的平安夜了,孩子特别盼望早晨醒来能看到枕边圣诞老人送来的神奇礼物。如果您想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份惊喜,一份美好的回忆,请您下午提前给孩子买本有益的书,以圣诞老人的语气,写上几句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的话语,等孩子睡醒后,用袜子裹着悄悄放到孩子枕边。明早醒来,孩子一定会惊喜万分,一定会牢记圣诞老人的话语,更加热爱读书。当我看到这条短信时,很是感动,感动肖老师的用心,感动肖老师的不失时机的教育。同时,我也想象着第二天孩子来到教师的情景。
第二天早上,当我刚刚踏进教室门口时,孩子们一个个举着自己的圣诞礼物,很骄傲的说:“老师,我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老师,您看圣诞老人给我送了一本书,还写着字呢。”“我的也写着呢。”“老师,您收到圣诞礼物了吗?”“老师,圣诞老人为什么给我送礼物呢?”……正在孩子们互相“显摆”自己的礼物时,一个孩子跑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见信息啦。”另一个孩子回应到:“我也看到啦。”听到这俩孩子的话语,我有点不知所措,同时,也感到了家长的不用心,家长的不拘小节,这样的信息怎么能让孩子看到。因此,我想说:教育孩子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中国谚语有云:“谎话,像雾;大话,像雷;惟有实话,才像滴滴春雨。”当然,凡事须辩证分析。从恨而起、以损人害人为目的的谎言是可鄙的;而由爱而生、以助人利人为追求的谎言却是美丽的,它如同一缕阳光,不经意间就会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它所流露出的关爱真诚如同泉水般清新自然,它所传递的善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谎言”也可变成一朵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儿,温馨你我,将幸福传递。
人有许多潜力,但潜力有时是需要唤醒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面对反应较慢的所谓“差生”,老师们往往是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即使“差生”也并非没有潜力,恰恰是我们没能把其潜力巧妙地唤醒。而善意的谎言有时却能产生神奇的效果。下面的案例或许会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一位妈妈养了一个儿子,儿子并不聪明,从小到大,儿子基本上都在差生行列中,很少是优秀的。每一次家长会,老师总会告诉他的妈妈他表现不好,可是每一次家长会结束,妈妈都会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儿子,老师对他很满意,以此鼓励儿子进步。初中的一次家长会,妈妈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希望不大。”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孩子听了,拼了命地刻苦学习。后来高中毕业,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他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魏书生先生说:“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儿子就是妈妈眼中最可爱的天使!是爱和赏识产生了神奇的力量!所以才有了这浸透爱意的美丽的谎言,才有了这个孩子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才有了他走进清华学府的现实。这位执着而智慧的妈妈用这美丽的谎言,把一个幼儿园的“差生”一步一步地造就成清华大学的优生。正是这美丽的“谎言”焕发了儿子的生命智慧啊!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因为爱,所以善意;因为善意,所以美丽!作为老师和家长,当我们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编织一些谎言的时候,谎言就变为了理解、尊重和宽容,就具有了神奇的力量,而我们澄净的心灵也会因为这善意的谎言而永远留存八个朴素而美丽的文字:上善若水,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