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二)的设想
前天写了第二篇反思这学期教学工作的文章,提到了怎样使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成绩的话题,本人思考了两天,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写下来,请博友们斧正:
一、要求一定时间内阅读的书目范围统一,贴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学期的课外阅读开展得虽然是如火如荼,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孩子们大都各自为战!每时每刻他们看的书很少一样,包括课外书的类型,可以称得上是五花八门!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了课外阅读和同时间内进行的课堂教学脱节!本来,组织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全方位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当初有这样的想法等等。可是,孩子们读的书和课文没有联系了,这个目的就没有达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责任在于我!每一个单元前,我都提醒孩子们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找有关的课外书进行阅读。可是,孩子们阅读的进度有早有晚,阅读的量有多有少,我的教学速度和孩子们的阅读速度就不合拍了!所以,我的课文讲完了,已经进行第二个单元了,有的孩子还在读上一单元的课外书呢!结果,很多孩子的阅读书目就一直和课堂教学没有同步,一直是一个学期都是如此!这样的阅读对成绩的提高当然促进作用小很多了。
下学期里,我要提醒孩子们注意阅读的速度和数量,不要追求多,而是强调精!真正读扎实,有思考,有笔记,有收获。一个学期有8个单元,就有8个阅读主题了,但是我要从中进行筛选,不一定要求孩子们围绕这8个主题进行阅读,要挑出最重要的几个主题进行阅读,把阅读进行得扎实有效!
二、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检查阅读效果。
这个学期我注意了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比如,在阅读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了、不理解的词语了,应该多用用跳读、猜读,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这些方法的确帮助了孩子们阅读的顺利进行。但是我对于阅读效果的检查进行得不多,只有寥寥几次。我不注意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态度、阅读目的肯定会有问题。可能他们读书会浮躁啊,阅读的时候只是记住好玩的故事情节了,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没有联系自己总结给自己的启发啊等等。下个学期,我还要注意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效果:写读后感、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课外剧场、续写或者改写大赛。我想,这些活动如果很好地开展了,不仅仅能检查孩子们阅读的效果,更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啊。
三、把课外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
这部分孩子的语文成绩主要差在哪里呢?阅读理解和作文表达上!下个学期,我要引导他们认真发现课外书中的优美句、段,不仅仅背下来,还要仿写。先从仿写句段入手,再发展到仿写整篇的文章。当然还要注意不加重孩子们的负担,避免过多的文字作业抹杀掉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三个设想如何呢?就看下学期的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