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窈窕奶爸》作为本周末全家一起观赏的影片,我的初衷是出于对罗宾威廉姆斯这位伟大的喜剧演员的敬意。
而当影片结束,我发现,这部影片所带给我们的,又岂止是欢乐?
我深信,为人父母者,尤其是人到中年,必然会深受触动,为婚姻,为孩子,为人生的意义,等等。
丹尼尔是孩子们梦想中的那种老爸——绝不是完美的那种,而是绝对能够让大家很开心乃至很疯狂的那种。他其貌不扬,但似乎总是对生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就是在自己丢掉了一份工作之后,也立即开开心心地为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生日party。不,与其说是为孩子们组织party,不如说是为他和孩子们。因为就在他的妻子带着生日蛋糕进门的时候,整栋房子挂满了彩旗、彩条、气球,孩子们有的在床上蹦个不停,有的挂在吊灯上好像是人猿泰山,有的甚至在钢琴上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跳舞,而就在她惊讶地不知所措时,那匹小马已经把那个漂亮的蛋糕舔了一大半……是的,这位老爸竟然把一匹马带进了房子,而他本人正在忘情舞蹈!
可以想象孩子妈妈的震惊与愤怒。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感觉:“我受够了!”
让我们换位思考,很容易理解这位妻子。她可以努力工作,可以收拾家务,可以管教孩子,但是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丈夫是如此不靠谱——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在这一刻,所有的委屈全部涌上心头!
结果,丹尼尔,这位爱孩子胜过生命的老爸,却连孩子的监护权也没有得到。因为他没有住所没有工作,其抚养孩子的能力自然受到了质疑。
法官宣布,三个月间,工作人员会检查他的住所,会了解他的工作状况,之后会再次确认他是否能够拿回监护权。
然而,他的第一次被检查就极为失败。暂且不说当检察人员进门时他正扮演的是“道尔菲太太”的角色,因而手忙脚乱、尴尬万分,就房间的卫生情况来看,给访客留下糟糕的印象是必然的。
丹尼尔能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吗?
这个问题可以换个问法:丹尼尔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老爸吗?
是的,看到这里,我们必须承认,虽然丹尼尔有三个孩子,虽然大女儿已经十几岁,虽然丹尼尔很爱孩子们,虽然丹尼尔有各种搞笑的本领各种有趣的创意……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爸爸。
最基本的一点,是责任感。
为孩子而愿意付出很多,这是所有的父母都可能做到的。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引用的那句广告词:“我发誓,他们愿意把所有最美的都给你。”看看我们身边的爸爸妈妈们,他们愿意把好吃的给孩子而自己不尝一口,愿意为孩子花钱而眼睛都不眨一下,愿意为了孩子而求爷爷告奶奶好踏入理想学校的门槛,愿意为了孩子的发展而任劳任怨地工作或义无反顾地牺牲事业……更为极端的例子就不再赘述了,网上很多,比如那些出了名的上了头条的,地球人都知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是,还不够,还不够。
你就是把锦绣前程、身家性命都搭上,还不够。
那不是真的爱孩子,或者说,是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来爱孩子。
就“窈窕奶爸”,本人只讲一点。
那就是,我们能像丹尼尔那样,改变自己吗?
改变自己,是最难的,也是最痛的功课。
小的时候,读到这样一段话,懵懵懂懂。“人生来就是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要么改变自己来适应世界,要么改变世界来适应自己。前者,或成为贤相名将,或成为平头百姓;后者,或成为帝王、枭雄、伟人,或成为疯子。”
及至今天,我的理解是,其实上帝创世纪时,并没有令世界与我们为难的意思。实际上,上帝先造了天地及世间万物,后造了人,并且讲得很明白,是让人来管理这个世界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原是为人所预备的,我们原本就应该是融合共存的。就是拿道家的思想来审视,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人是可以实现和天地的协调、和谐的。
而我们为什么感到“格格不入”?
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变了,而且是瞬息万变。它的多元,乃至堕落,令我们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如若不听从良心的声音,则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内心的骄傲——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识之士提出当怀“空杯心态”来学习的意义所在了。不放下,不清零,就会有种种抵触种种矛盾,自然很难实现“新陈代谢”。
家庭是个小世界。
想来不容易,两个背景迥异的人走到一起来,连口味咸淡都大有不同,连向左扭还是向右扭都会分歧,要磕磕碰碰地过上一辈子,谈何容易。想来也感恩,两个人就是两个世界,原本彼此陌生,却因为一根看不见的线而成为最亲密的人。插句闲话,写到这里,我就会想起比丘特和月下老人。比丘特的箭,实在是对爱情最准确的譬喻,形象地表现了那fall in love的瞬间之痛苦的甜蜜。而月下老人的那根线,则强调了缘分天注定,扯也扯不断……显然,西方沉醉爱情,而中国则更尊重婚姻。而不管怎样看待,两个人的相爱、相守,看似偶然,却绝非偶然,一定是“天作之合”。
而在家庭这个小世界中,哪怕只有两个人,如果不改变自己,摩擦、冲突、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也有。
比如丹尼尔。我相信他是很陶醉自己之前四十年的状态的,率真,却也任性。而妻子给他的当头一棒,无异于晴天霹雳,让他幡然醒悟。后来,在假扮“道菲尔太太”的日子里,他才发现,自己的妻子是那么好,而他始终没有给妻子以足够的欣赏、认可,没有为家庭分担应尽的责任。就像那一个小小的细节——“道菲尔太太”打开厨房里的柜子时,惊叹:“啊,多么整齐的小柜子!”而“她”身后的女主人却有些失落,因为她的丈夫从来没有这样为她的出色而赞美。这,就像是张果老师在给加斯顿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们分享“亲密之旅”时所说的,很多时候,妻子们所希望的,是自己至少是要被“看到”的。
幸好,丹尼尔积极地开始了新的生活,从学习怎样烹饪、怎样收拾房间开始。
而改变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看看那三个孩子扑向老爸怀抱时那甜蜜的笑容吧。
我相信,改变自己,则必然改变世界,改变当下,则必然改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