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在思考中背诵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4-17 10:43:08 作者: rapoo

      在思考中背诵

思考和背诵有关吗?

大东都上五年级了,还不时地对背诵课文产生抵触心理,觉得背诵太过煎熬与难受!

这不,国庆期间,老师布置了两篇选读课文的背诵作业。已经五号了,上午大东去学新概念英语,在姥姥家吃过午饭后,独自回家完成背诵任务,而我却被领导留下来,陪岳父大人打麻将消遣。不到三点,大东打来电话,想叫我回去,说文章太长太难背还没到四点半,又一次打来电话,再一次地催我回去,课文太难背了!看来情况实在严重,只好抽身返回家中,大东正一脸的沮丧,情绪低落得不得了!

拿起来大东的语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描写黄果树风景的文章——《黄果树听瀑》。这有什么难的呢?大致浏览了一下课文,旋即开始转变大东的思路,引导他进行快乐的想象,走进作者的思维中,用发现的眼睛来分析、赏析这篇美文!

 ——*——去繁就简,透过表面看主线——*——

你看,这篇文章虽然量大,光内容就占了整整两页,但不就是描写个黄果树瀑布吗!

黄果树瀑布在我国的西南,在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境内,和咱去太行大峡谷一样,肯定要经历三个阶段:先去,再看,然后感叹或者倾吐情感!这篇文章不也就分三部分:前三段,组成开头部分,说的是去黄果树瀑布的经过;中间四段是重点,描写的是黄果树瀑布的美;最后一段是收尾,用引申感叹来结束这篇文章!

课文再长,也是要有数的!这篇文章不就才8个自然段呀!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你看这最长的第3段和第5段,其实也没有几句话,第3段总共也才四句话呀!第5段也就1234…四句话呀!没啥难的,我们就一段一段地来背吧。

 ——*——调动情绪,让文字鲜活呈现——*——

这第一段才两句话呀,太简单了!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第一句话多简单呀!我读一遍就会背了,大东,你能记住吗?(大东“嗯”了一声,也大声地背了下来)再看第二句: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为形象加深印象起见,加重声势且带上手势)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加上动作,似风吹过窗外的柳树梢儿),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声音逐渐加大),盖过了人喧马啸(为加重这个特殊关键词语的印象,故意这样弯曲理解:为什么要用人喧马啸这个词呢?怎么不用人欢马叫、人马喧啸…这个作者是谁呀?很有个性吗?),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奔泻”这个词也挺个料的,又奔腾又喧泻的!这个作者是谁呀?连名字都不敢写,是不是怕咱给他打电话呢!)。

这第一段,大东很轻易地背了下来,并且还激发了他挑刺儿的热情(此挑刺儿专为加深重点词语记忆印象),在背诵的时候,也声情并茂地用动作、用腔调来展示。刚开始的畏难情绪没了,现在的背诵过程开始变得快乐了,轻松了,有趣了!

再看第二段,呵!这一段才简单呢,总共才一句话呀!这、这也叫一段?!透过树隙(树隙!叫树缝儿不也行吗?不就是树间的缝隙吗,叫的这么别扭),便见一条白帘(白帘,白色的帘子吗)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你看那幅画上,瀑布就是分为一层一层的,共三层),似一阔幅白绢(为加深印象,这“一阔幅”不能读成“一阔-幅白绢”,就是一幅白手绢,一大幅白绢,阔幅!)正从机杼(机杼就是织布机)上吐泻而下(此处才逗呢!我们把“上吐下泻”、“上吐而泻下”联想起来,“吐泻”这个词组既生动有趣又不费力地记住了),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大合奏(你们不是学过缩句吗,这一句就是“水声合成大合奏”,什么水声呢?哗哗!合成了什么的大合奏呢?千万架织布机!),响遏行云。这是远处看黄果树瀑布的直观感受!树隙-白帘白绢-机杼、织布机-大合奏,大东,你看着书,看我背得怎样?

这样一来一回,大东把这前两自然段都轻松拿下!

哇!这第三段好长呀!不就才四句话呀,每句话就算长,也没事儿,我们就一个逗点,一个逗点地挨着来!

我们去时,正遇上枯水季节,瀑布的水势并不宏大(枯水就是水少的时候,没水肯定不会宏大呀),远不如徐霞客(徐霞客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地理学家,一个人把中国转了个遍,爸爸上初中的时候,地理就学的好,还想学做徐霞客呢)在游记中所描写的那般摄人心魄(故意用手伸开在大东的胸前做勾魂状)。

……

——*——换位思考,引导开启思想的快乐源泉——*——

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咱家长的心里话:嘴上说不难背,其实真背下来,确实够难了)这篇《黄果树听瀑》也一段、二段、一+二段、三段、一++三段……这样地背下来,终于背完了!时间虽长,但在我们荡漾着快乐与抑扬顿挫般的读诵过后,并不觉得漫长,反而好像很有收获似的!我们共同攻克了一个难题,一个堡垒,但直觉告诉自己:不能浅尝则止,应该趁热打铁,树立大东面对困难时良性的、积极的思维习惯与方法,必须接着引导!

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从机杼、织布机这些词可以看出,这个作者年龄不会小了!因为爸爸也是在小的时候,才在老家看到过你奶奶坐在织布机前织布的情景,现在的人根本就不会再想起织布机这个东西了!你看作者描写瀑布的时候,“仿佛一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水花雨雾”、“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脸上,沁凉沁凉的”……不就跟我们在王相岩玩的时候,站在瀑布身边的感受一样吗?

这文章写得,就是作者心里所想到的。难道不跟我们在玩的时候想的一样吗?只要你大胆地敢于把自己内心所想的写出来,写下来,不断完善,就能写出属于你自己的精彩!

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背课本最后的,并且还是选读的这篇课文呢?老师肯定是有一定目的的!因为这篇描写优美景色的文章很有特点,很适合你们模仿。让你们在长假游玩期间,学与玩结合起来,既学到知识了,又外出游玩了,又有收获了(写一篇作文)!背并不是老师要求的目的,而是要让你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暗暗地学会写景作文的格式方法,并加以运用!

这么难的背诵为什么又不难了呢?并不是爸爸来了,给你带来力量了,那是怎么就变得不难了呢?首先,态度上的变化,再难的东西,只要你熟悉了,了解了,真正走进去了,也就没什么难的了!我们把这么长的课文给它分解开,长的自然段再分解开,长的句子也分解开,总有解决的办法,终归要变简单容易的。心态上把握好了,情绪就转变过来了。找到了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方法了,轻松快乐的心情就更助于提高效率了!要记住:困难就是为了给我们带来战胜后的快乐感的!只要我们坚持一步一步地去做!

一篇课文的背诵,让大东在面对难题时,从情绪极度低落之委屈低谷,一下子跃入洋溢着快乐与振奋之轻松山巅,其间滋味,希望大东能逐渐琢磨出来并铭记坚持;也让咱这做家长的,在陪孩子共同克服一个难关后,更加深刻地体味家庭教育的真谛,思考思想的力量!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