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悦读”
——班级阅读总结
在这静谧如水的夜晚,在这心静如水的时刻,细细回味着我与孩子们共同欣赏的纯美系列小说——曹文轩的作品,竟有一种美不可言的感觉,竟有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是,想想,美是品出来的,美是感悟出来的——
曹文轩的作品的确如此!
一个偶然的机会,幸阅曹文轩大师作品,立时被文中的大美和大爱深深吸引,惊呼:我要把这些作品推荐给我的学生!那时正值我校的“书香班级”活动开展之际,恰逢此时,机遇难得——
一、 活动之前,我与学生商定计划
我班的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他们已经有了自读的积极性和阅读习惯,只要善于引导,他们会积极配合,共同把“悦读”活动搞下去的!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那天,我一进教室,就有点神秘的让大家猜一猜我这段时间阅读了一本什么书,他们肯定猜不出来。我说:“这本书的名字叫《青铜葵花》,它可是两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的名字。”同学们顿时感到很奇怪,不过也有学生说看过这本书的,我也不为怪啊,有的孩子阅读面比较广,提前阅读也是应该的。我说:这本书给我内心带来了很深刻的震撼,我想假如你们读了,对你们的人生、思想应该是一次很深的教育和洗礼。想阅读吗?孩子们的“阅读馋虫”被“勾”出来了,哈哈!于是我和他们商量,这学期我们的阅读计划就定在曹文轩的作品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共同欣赏大师的作品,包括《青铜葵花》《细米》《根鸟》,到寒假我们再一起阅读《草房子》,让我们一起从中收获许多吧!同学们赞同,“悦读”活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二、 阅读课前,潜心阅读,抄写读书笔记
“不打无准备之仗”,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进行阅读交流,而且要顺利进行,所以我提前安排同学们要先读《青铜葵花》,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文中的人物。。。并要求他们把每两个章节写成一篇读书笔记,比如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并写出简短的感受,连续布置了三次这样的作业。紧接着让孩子们边读边画,从文中画出你认为很美的东西,在旁边做上批注。对于读书认真细致,读书笔记整洁、感悟深刻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不仅从文中收获,也要让他们精神愉悦,越读越想读才是目的。期间,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比较快,还可以穿插阅读《细米》《根鸟》。每本书的读书要求:最少读三遍:第一遍,大致浏览,了解梗概;第二遍,认识人物,对人物进行分析;第三遍,读一些章节、片段,划一划,批注写几句。阅读目标一定下,学生们有的放矢,尽情阅读起来,课前、课间、放学后、到处留下了学生们读书的倩影……打闹嬉笑的少了,在外逗留的时间少了,自习课上随便说话的现象不见了……大家都在静静地读着……
三、 阅读课上,师生共读,场面热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同学们已经阅读完毕,急等着我和他们一起上阅读欣赏课了。有的学生说已经读了好几遍了,确实感人,我们什么时候上阅读课啊?看起来大家确实有话要讲,此时不讲更待何时?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和他们一起上课,上阅读课。这正是我期待的效果。更有趣的,现在还经常有学生问:老师我们何时还继续上阅读课?一脸的期待——也许是我们开学这几周还没有完全步入阅读的正轨,让他们等着急了。我说,你们在下面继续阅读,我们下周就开始!
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大作家曹文轩,略读了作家的简介,了解了内容提要,阅读了目录,其实也是交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然后我们每一章每一章细致阅读,交流。如,我们阅读《青铜葵花》第一章节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本章的主要人物是谁?3、葵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善良、纯真、美丽、孤独、有爱心)4、从哪里可以看出葵花的孤独?文中有描写吗?5、文中的景物描写很美,请划出来,体会写景的目的。6、本章为何以“小木船”为题?虽然孩子们读了好多遍,但是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去读书的几乎没有,所以当我把问题一抛出,马上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他们交流讨论的很热烈……
问题这样提出确实有些难度,但是并没有难倒孩子们,他们愿意思考,愿意交流,愿意运用智慧去解决。我的目的不是难倒他们,而是希望孩子们读书要深层次去考虑问题,因为我们是“大学生”了。
读书认真,批注细致,思考积极,整个教室一片读书的热烈氛围!更热闹的还在后面呢!喜欢读书的孩子真多,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声音,把某种情感表达出来,所以感情朗读便成了我们师生竞争的一个环节!我说,先听老师读给你们听。他们静静听,欣赏着,人真美!景也美!心更美!于是孩子们也纷纷要求读给大家听!每节课,我都要美美地读上一段,然后和孩子们赛读,评出“优秀读者”!
这一个章节是这样进行的,以后每个章节,以至于每本书我们都是这样津津有味地交流的。每一个章节阅读完毕后,我们还针对整本书谈感悟,谈心得,真正从文中汲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期末我们还评出了“书香家庭”“悦读使者”“优秀读书笔记”“优秀作品”等,发奖的那个场面也是暖融融的,喜在他们的脸上,暖在孩子们的心里!
四、 阅读课后,尽情抒写内心感受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是一部充满力量感的作品,这种力量感一方面来自于小说中叙述的那种似乎陌生其实并不遥远的苦难生活,另一方面来自于人们在这一生活背景之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纯美与大爱。苦难是对人的灵魂的洗濯,经过洗濯之后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爱与美的圣洁光辉,这正是这部小说的力量之源。
阅读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从阅读的文章中受到教育,接受心灵的洗礼。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不能理解“苦难”这两个字的含义了,他们也不习惯在小说中看到“苦难”的影子。他们要的是轻松和刺激,是休闲和娱乐;他们喜欢的是漫无边际的玄幻,是重重迷雾的推理。可是,苦难是有力量的,它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直抵人心灵深处的力量。在这种力量之下,人的灵魂会受到震动,人的大脑会试图思考,人的心灵会爆发出一种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异样的感觉。即使这苦难似乎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它仍然是有力量的。现在的孩子应该来了解这曾经真实发生在他们父辈身上的苦难历程,他们应该了解别样的生活与人生,并从中感受到一些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有用的东西。
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在这部小说里,属于那个时代的苦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批的“城里人”由于莫名的原因而背井离乡,无数个像“大麦地”一样的村庄在极度贫瘠的生活里挣扎,还有那不期而至的水灾和蝗灾,以及随之而来的可怕的饥荒……在那些贫困荒芜的岁月里,艰难的生活像一把锤子,一下一下敲打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需要有怎样健壮的身躯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够对抗这巨大的力量?作者不仅仅是单纯地写苦难,他更想表现的是人们在苦难的重压之下所散发出来的人性之美。所以,在作者的笔下,苦难总是与希望、善良、美好相伴而行的,苦难得到了一
种诗意的、抒情的、唯美的表达。
所以学生阅读之时,便受到这种强烈的感情冲击,然后让他们写感悟,他们会充分认识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幸福,我们应该珍惜!我们应该争做文中青铜和葵花那样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人,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克服困难!
接着学生们还续写了这篇文章,想象丰富,优美生动,有的甚至仿写了景物描写。看来孩子们真的收获多多!
上个学期,包括寒假,曹文轩的四本书同学们已经细细读完。四本书里我们尽情地遨游,品尝曹文轩老师笔下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有了四次不同的感悟,四次潸然泪下。我们交流了《青铜葵花》整本书、《细米》一部分,《根鸟》只阅读,课下学生交流,《草房子》本学期还在交流中。。。虽然我们没有完全交流完毕,但是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日益高涨。本学期我们还将有新的读书计划,相信学生们的悦读之路会越走越宽!
2013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