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在赏识中教育感动豆豆的校长----我读

发布时间: 2019-05-07 10:36:57 作者: rapoo

在赏识中教育,感动豆豆的校长
----我读《窗边的小豆豆》(下)


《窗边的小豆豆》,朴实自然的真情流露,无刻不打动着我的心,无刻不让我感动!感动小豆豆的天真、对朋友的真诚;感动小豆豆妈妈理智为孩子着想的做法;更感动小豆豆的校长在赏识中教育孩子耐心!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虽然我们不能给孩子们一个巴学园式的校园,虽然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学习小林校长那种为了孩子努力发掘孩子们的优点,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成长,让孩子们在自信中成长,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成长!
(一)做个“忠实”的听众
说心里话,我是很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实在令我敬佩!
孩子需要一个倾诉的地方,需要家长听听他们在学校的喜怒哀乐,他们不需要我们去建议他们怎么怎么做,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而已。而我们也一样,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找人倾诉,不需要别人给我们什么建议,需要的只是一个认真听你说的听众而已。诉说完了,人的心情会好一些。倾诉----也是一种自我减压的方法。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有助于孩子语言的表达,有助于孩子思维的活跃,有助于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有助于孩子对家长增强信任。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会有许多的问号在心中徘徊。当孩子问出他的问题时,我们作为家长,该怎么办?有些家长会说:“你还小,你不懂,等大了再跟你讲!”有的家长解答了几个问题,可没有想到是,还有若干问题等着他回答,于是会不耐烦的说:“哪里来的这么多为什么!”虽然他们还小,但作为家长,却不能总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看,对于周边发生的事情,他们会有自己的思维以及理解方式,可能这些与大人的考虑大相径庭,但这是孩子们思考的结果。如果一贯的批评与纠正,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疑问,进而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埋下了与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的隐患。相反,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从孩子的角度去聆听,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孩子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给他们一定的鼓励与引导,让他们继续讲下去,在锻炼口才的基础上,学会怎样去描述一件事情的发展经过,而且可以诱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做“忠实”的听众,不能只听不说,在认真听取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创造愉快的交谈气氛,解答孩子的疑问,并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孩子的注意,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还扩大了知识面。久而久之,孩子跟家长的沟通多了,表达能力也强了,也自信了,自然就愿意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讲出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分享。
  让我们俯下身来,听取孩子们的心声,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
(二)在“自然”中教育
“自然”并不仅仅是巴学园的形式,他的教学方法也是“自然”的。来看看小豆豆做过哪些“捣蛋”的事,小林校长是如何处理的吧。
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了厕所,她下决心要把钱包找出来。于是,她找来一把长把舀子开始淘粪池。上课铃响了,小豆豆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尽管污物已堆积如山,钱包还是没有出现。校长走过来问豆豆在干什么,豆豆说在找钱包,校长凑近来像朋友一样说道:“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小豆豆终于还是没有找到她的钱包,但她想起校长说过弄完了要把淘出来的全部放回去的话。虽然把小山放回粪池里并不难,但水已经渗到了地里。小豆豆只好把渗进水分的泥土一起铲进了粪池。尽管小豆豆丢了钱包,但她这一天相当快乐,因为她从来没有一个人做过这么浩大的工程。
小豆豆如此浩大的工程,让每一个教师都会感到这是怪怪的孩子。可小林校长只有一句话:“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只是顺水推舟,就让小豆豆掌握住了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到哪里去的道理。我们平时不一样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吗?孩子会从书架上拿出许多本书来,然后摆了一桌子,如果我们也像小林校长那样轻松地说一句:“看完后放回到原处。”然后我们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孩子们难道不也是在“自然”中得到教育吗?
校长先生带着小豆豆,去学生们吃午饭的地方参观。走进去一看,学生们正在吵吵嚷嚷的,忙着把桌子和椅子摆成一个大圆圈。大家都坐好以后,校长先生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带——来——了!”学生们纷纷打开自己的盒饭的盖子。“在哪儿,在哪儿?”校长先生走进桌子围成的大圆圈,一个一个地察看学生们的盒饭。学生们笑着,大声说着话,非常热闹。小豆豆非常奇怪。但是,无论如何,这所学校非常特别,非常有趣。没想到吃午饭的时间也可以这么愉快,这么令人兴奋。一想到自己明天就可以坐到桌子前,让校长先生看自己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盒饭,小豆豆心里不禁充满了快乐,开心得真想叫起来。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不要攀比,而小林校长这种把吃的饭菜分成了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饭菜竟然让同学们之间没有了穷富的区别,这难道不也正是小林校长的高明之处吗?这不也正是在“自然”中让孩子们得到人人平等的教育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碰到这样一件事: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了一个雀巢,里边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20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时您严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我总觉得自从我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的小鸟的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
在“自然”中教育,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保护,会让孩子在记忆中更加深刻!
(三)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对高桥君来说,也许学校里每年11月份的运动会将成为他永恒的回忆。他也是带着这样的幸福离开了这个世界的。
小林校长设计的每一个运动项目,对于高桥君来说,都是一种自尊心增强的方式。
这难道不是一样给我们带来启发吗?
“‘问题学生’的确很头疼,但是如果能挖掘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切入并放大,用感情去培育,用方法去巩固和扶植,也许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作一名教师,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就象开发出一座座的宝藏。
我们在做后进生的工作时,难道不应该向小林校长学习吗?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乐于为后进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信,让他们在“自然”中树立“我能行”的观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而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
(四)感动小林校长的话语
“真是一个好孩子!”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