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成长篇 5】
相信自己能做到
读书会每周六如期举行,孩子们的表现各有千秋,孩子们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这其中我也发现了聪聪的一些“小问题”,一直想静下心来写写,和大家分享。比如读书会上学习新的古诗,当主持人问谁会背时?如果大多数孩子都摇头,即使聪聪会背也会跟着摇头。这也不只是聪聪这样,孩子可能都有些从众心理。再比如前次读书会学过的古诗,孩子们在家估计背得都很流畅,如果有同学先拿着讲稿上去读,那后面的同学就会都拿着读,会背的也不背了。曾经问过聪聪:明明自己会,干嘛也摇头呢?聪聪答:别人都不背,我也不想背了。嗨,还是要和别人保持“一致”啊?
这又让我想起前次磊磊家主持的那次读书会,主题是“讲故事”,而且事先让孩子们在家做准备,要求加上动作。聪聪也积极准备,筛选过后,选定了绘本故事《你很快就会长高》。聪聪对这本绘本情有独钟,一直特别喜欢,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一句话都背的一字不落,因此准备起来也得心应手。我适当的给他加上了一些动作,聪聪把握的也非常到位,在家里自己表演效果也很不错。因为曾出现过的一些“小问题”,准备好临时却不想表演,也会受别的孩子影响,因此这次我俩悄悄约定在家怎样表演的到时候要能表演出来,既然准备了就好好展示,聪聪也满口答应。
每个孩子性格各有不同,有的爱表现,有的比较含蓄,有个属于张扬的性格,有的属于内敛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不是说非要强迫孩子去做怎样的展示,一直以来认为展示和成功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展示,能让人兴奋,也会因此而多了成功的几率。如果真的是性格很内向,羞于展示,可以慢慢改变。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想起平时聪聪在家很夸张地表演丑小鸭,那动作真的特别形象,但在外面他一定不会这样去做,更多的时候是准备的很充分,却会随时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其中多多少少是缺乏了一点勇气和自信。
到了读书会那天下午,由于教室临时不能用,家长和孩子暂时聚集在一个会议室,会议室是环形圆桌,前面还有小演讲台,感觉很不错。故事会开始了,前面几个孩子陆续上台,有的是拿着书在读故事,有的是直白地叙述故事,还有的很简短,但都没有动作。儿子这会坐不住了,眼睛一直看着我,我想这小子可能要打“退堂鼓”了,我用眼睛给他鼓励和赞许,可小伙子还是按耐不住跑到我身边,抱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耳边窃窃私语。
“妈,一会的故事不加动作了吧?”
“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了?”
“你看他们都没有动作嘛?”
“你不是答应妈妈了,要把自己在家排练的真正展示出来,想‘违约’了,不可以的哦?”
“是,我知道,可他们都没动作啊?我做动作会不会太那个了?”
“有什么啊,咱俩在家排练的多好啊,还是你最喜欢的绘本,妈妈特别喜欢你的动作,今天妈妈想看到哦。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管别人怎样做,好不好?”
“那我就做几个吧,几个?行不?”
“妈妈知道聪聪今天一定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妈妈想看聪聪表演。去吧,相信自己能做到!”
“嗯。”

儿子一溜烟迅速坐回座位,然后快速举起小手。该上台了,我也期待着!随着聪聪响亮的声音,故事开始了。台上的聪聪仿佛就是故事中的小阿力,为自己的个子犯愁想办法,大口吃东西,不停地看书,运动......,每一个动作聪聪都发挥的好极了,动作到位,声音响亮,太好了,聪聪已经完全投入其中。故事有点长,聪聪不着急,动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表演,台下一片寂静,孩子们都被故事所吸引。儿子战胜了自己,我为儿子竖起大拇指,大家也送给儿子最热烈的掌声。
“儿子,表演的真好!比在家里排练的都好!”
“我做到了,妈妈!我很棒!”
“你很棒,我说妈妈今天一定能看到儿子好的表现嘛,儿子,也感谢你让老妈饱眼福哦。”
“妈妈,奖励我什么?”(*^__^* 嘻嘻……,时时不忘哦?)
“呵呵,你说。”
“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没问题!”聪聪高兴地跑去和同学玩去了。很欣喜,儿子的奖励已经从小玩具变为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坚持驰骋在校讯通的见证,儿子爱读书,相信阅读能让他成长得更快!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机会,能不能把握要靠自己,家长总不能随时相伴,帮助他们解决。教会孩子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能让别人真正地去了解你,通过展示,也会提高成功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展示-兴奋-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孩子产生“我能行,我成功了”的信息,会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而为孩子营造成功的舞台,或许我们应该扶持一把,让信心和勇气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相伴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