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一起预习 星期一晚上开了家长会,三年级了,老师着重讲了怎样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为以后高年级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预习步骤: 1、观察主题图,把你看到的所有信息有序的说一说;根据这些住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相关信息引起的数学问题完整的说出来 2、书上的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书上采用了几种方法?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并举例子。 3、把作业题有选择的做一下。 4、有不懂的标出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 今天晚上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图,宝贝!给妈妈说说从这个图上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妈妈,我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苹果一共有184箱,还有一个信息就是这次展出有8个新品种。” “哪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以前都是自己预习,我都是问一下预习完了没,女儿只要说预习完了,我就从来没看过。这次也许为了在妈妈面前显摆自己的知识女儿兴奋的说“我知道,妈妈,我们可以提出平均一个品种多少箱,用除法计算。” “为什么要用除法呢?” “咱们先来看一下一共84箱是总数,又有8个新品种,可以说是8份,有总数、份数,求每份多少,所以说我们用除法。” 女儿说。 “你真棒,宝贝!”刚开始我还怕女儿不会说为什么要用这种计算方法,看来老师在学校已经教过了,开家长会的 接下来我们又预习了其他三个图,女儿都能很轻松的提出并解答问题。我们又对书上小朋友解答问题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让女儿自己总结出那种方法比较好一点。 该举例子了,女儿列举了两个: 1、一个水果店共有8种水果,总重720公斤,有了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平均每种水果重多少公斤? 答案:720÷8=90(公斤) 2、AB两城相距582千米,一辆汽车站从A地到B地用了7个小时,有了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每小时多少千米? 答案:581÷7=83(千米) 自主练习每道题各挑了两道小题,女儿很轻松的做了出来。预习结束了,看来有了妈妈的参与,女儿的预习比以前更加高涨。 以前给女儿讲题我总是心急,有时不等女儿想出,我就忍不住把结果给说出来,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认为题很容易,不给女儿思考的时间。现在想想孩子必竟接受一种新课题需要一些时间去自己吸收、消化。像我这样不给女儿时间,直接把答案告诉女儿,久而久之女儿会产生一种依赖情绪,一不会就找妈妈,自己不去思考、不会思考。 这次预习及时给我敲响警钟:家长要有耐心,给孩子一些时间,那样我们才会发现孩子其实很会思考,也很乐意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