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敦煌哦我的莫高窟!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5-13 10:36:57 作者: rapoo

敦煌哦,我的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年前到大同,云冈石窟让我震撼了。

前年到洛阳,龙门石窟让我震撼了。

大同云冈石窟艺术的魅力相比龙门更为凸显,而且洞深,彩绘壁画。

龙门毁坏严重,但依然给人恢弘之气。

三大石窟艺术,只有最为令人向往的敦煌莫高窟我尚未一睹她迷人的风采,也未能领略他沧桑的容颜。那在戈壁沙漠里闪耀的佛光,那一百年前经历过的文化浩劫,那五彩斑斓的敦煌壁画,那翩翩起舞的飞天,那栩栩如生的佛本生故事与雕塑,那一道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那一段段与西域有关的历史典故,那一场场被历史烟尘遮盖的传奇……我不只是希望在书上看到过文字,也在梦里神有过那文化的圣殿。

终于,一个多月前,我的一个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联系到我,谈到了他的大学课堂,说起了老师讲到佛学文化,神思跑到了敦煌莫高窟,遥想到了初中时我曾给他们推荐过的《文化苦旅》,想到了里面第一篇足具震撼力的《道士塔》,想到了那个推荐图书的语文老师。于是邀请我这个暑假一定要去莫高窟完成一个心愿。

于是,我这个假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筹备敦煌之行。汉武帝说:“敦,大也;煌,盛也。大而盛者曰敦煌。”

我搜索了前往敦煌的列车,制定了充实可行的计划。同时,阅读相关资料与书籍,我在微博中记录了所做的阅读准备——

6月29日读完了英国考古学家奥雷尔*斯坦因的《发现藏经洞》,真正从第一人称的当事人口述中完全了解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和宝物被运走的详细过程。作为第一个大批量从藏经洞运宝的斯坦因,他的叙述是客观真实的,对那些带回去的宝物邀请了诸多专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整理,甚至与伯希和之间的交往的一手资料。

7月6日读完了裴智勇和孙铁著的《大梦敦煌——一个文化圣地的辉煌与伤心史》。系统的了解了关于敦煌发生的诸多历史和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全面而立体的审视了这个世界瞩目的文化圣地。此时我不想表达什么,因为它只是纸上的文字,那带有充沛情感的历史叙述和散文笔法,给人心底很多的碰触。当眼力所及再说吧。

悉达多苦修绝食两个月,最后终于悟道了。于是他不在执着于绝食修炼,而是吃了一个女人给的食物,其他苦修者离他而去,说他前功尽弃,缺乏毅力。我只清楚释迦牟尼佛明白了一个最基本的道,那就是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该偏执于某一个脱离了生命规则而修行。更多时候我们要明白修行的使命是布道度化。

7月13日读完了一本厚厚的漫画书《佛陀一生》,里面介绍了释迦牟尼佛生前的三段历程:出家之道、悟道成佛、弘法之旅。坚定自己的信仰,敞开博大的胸怀,身体力行,用一生践行,爱世间一切生灵并教育之,以善为本,觉悟大智慧。不贪恋、不迷惑、不动摇,生命不已,思考不息,修行不止,布道不停。舍我其谁?

刚刚读了日本作家武者小路笃实的《释迦牟尼传》。同时阅读了与之相关的许多资料。

我只想真正的做一次朝拜。

一路向西,走向绕不过去的兰州——因为莫高窟藏经洞与兰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到敦煌,给自己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我随时在脑海里诞生出的点滴思考,以及阅读中带给我深思的种种文字摘录。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我的西游记》。

这里定然有着一个读书人所希望领略的那种历史的沧桑感。陈寅恪大师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种种文字让我无不带着一种求诸实景的冲动。

终于,前天,我们买好了所有行程中的车票。

今天立秋,大雨滂沱,仿佛就要为我们8月8日这样一个吉祥的时间送行。

就在一切准备妥当,耐酷热不辞辛苦,几千里迢迢路途即将启程的时候,晚饭时,学生言及实习单位因事务繁忙,领导不准假。本已说好的行程,就此取消。

一个多月来,所有的准备,变成了将来的一个梦想。

敦煌哦,我的敦煌。莫高窟哦,你需要在那里依然等待。千百年来,多少人曾目睹你,聆听你,而我的心底,却依然只能是遥远的鸣沙山空响,月牙泉孤寂,那千百尊佛像慈善的笑容,幻化成我们梦境的期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