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教训可以,说是收获也可以。 今天,我和儿子探讨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是“逞能也要逞出艺术”。 之所以探讨这两个问题,实在是事出有因,势在必行。 事情的起因: 今天中午一放学,我就被儿子的七八个同学包围在了校门外:“阿姨,今天李帅成……”“阿姨,李帅成今天……”七嘴八舌的告状让我已基本明白了儿子的所做所为,我抬眼望去,校门内外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 原来,儿子和赵老师在传达室门口等我…… 一见面,赵老师说:“哎呀,让你儿子自己给你说说今天中午的‘光荣行为’吧!” 原来,儿子今天真的是犯了四个严重的错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是:无视安全问题。爬上并站在二楼的护墙上。用赵老师的话说:“现在是没出什么事儿,被其他老师弄了下来。那要是掉下来,我的天啊,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儿子低着头,不敢看我。我也看不到他的表情。当我遣散了围观过来的学生和家长,说句实话,我当时觉得儿子让我有些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啊……心里的火也像积聚的火山一样,只待爆发…… 可是当我拉着儿子出了校门,我像往常一样提高声音大叫了一声:“李——帅——成——!”之后,我停住了。因为这是我和儿子的约定,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要大叫一声他的名字,然后停下。这一声大叫可以给自己一个缓解,也给他一个提醒,一个心理准备,一个辩解…… 可是,今天,儿子没有吭声、没有辩解。我看到的是儿子羞惭的脸。顿时我改变了初衷,按捺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压低声音对儿子说了一句:“你坐在后面好好想想今天中午的事儿!我坐在前面专心开我的车!回家我们好好吃饭!” 我觉得如果现在发一顿脾气,这个午饭儿子肯定吃不好了,他吃不好饭,我的心情肯定不舒服,而且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还是选择一个好一点的解决方法吧。不如现在让儿子慢慢学会自己整理情绪和调整心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慢慢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午饭后,我们娘儿俩坐在床边。 我拿出一个新笔记本送到儿子跟前:“送给你的!” 儿子呆了,拿过本子翻来复去地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妈妈,我做了这么多坏事儿错事儿,你还送我本子?” “是!今天我要送你一个漂亮的本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儿子一脸的迷惘:“不知道!” “这个本子有一个名字,叫‘警醒记册’!我已经在第一页写好了。你看看!从今天开始,你每天晚上睡觉前,回想一下一天里你所做的不对的事情,把它们记在这个本子里。然后,分析一下你当时做那件事情时的心理状态,说说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要去做那件事情。最后,想想做了这件事出现了或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就让这个本子时刻提醒你,让你提高警惕!希望你永远记住错误!永不再犯!” 当我一字一句交代完毕,儿子表情轻松下来。拿出笔一字一句开始把今天中午犯的四个错误记录在案了。并分析了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儿子,你已经有辨别事非对错的能力了,你就要好好让这种能力得到体现。什么是对的,勇敢去做!什么是错的,坚决不做!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我们做完了“警醒记册”,儿子又读一遍,最后儿子给自己下了个定义,中午的行为是自己爱逞能的表现。 说到爱逞能,我和儿子接着又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 (二),逞能也要逞出艺术。 “爱逞能是人的一种虚荣心的表现,是因为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才去逞能。儿子,你觉得爱逞能是坏事还是好事呢?” “坏事儿!我今天就是为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才逞能的。”儿子回答的斩钉截铁。 “可是,妈妈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逞能也要分类,逞无用之能是不对的,可是逞英雄之能也未尝不可。” “什么意思?”儿子不解。 “妈妈认为逞能也要逞出艺术,逞出学问。至于逞能要怎么逞,这要看逞能之后的结果。比方说你今天中午,你去爬教室二楼的护墙,这种能是不能逞,也逞不得的。还好没出什么事情,可是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你掉了下来,别人不会说你勇敢,而会嘲笑你的无知,嘲笑你不懂得安全常识,嘲笑你不懂得保护自己。这个能逞的就没有意义,逞的就是无用之能。可是有的能是可是逞的……” 儿子专心致志地听着我的话,看样子,他真的很在意这个逞能的话题。 我继续讲着:“比如说一个同学遇到了困难,任何人都帮不了他,也没有帮他,这个时候你可以逞个能,挺身而出去帮帮他,这个能是可以逞的,这个逞能你给别人雪中送炭,解决了别人的燃眉之急,别人会说你‘热心肠’。还有,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怪问题,同学们都解答不出来,如果你会,你可以逞一下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能逞完了,别人会说你‘知识丰富’。当然要想逞这个能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那就需要你多多读书,积累更多的知识。还有,当你遇到了坏人,别人不敢而你勇敢地和他较量,和他斗智斗勇去战胜他。也许有人也会说你逞能,可是这个能逞了,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别人会说你‘机智、勇敢和聪明’。所以,逞能不是不可以,要看是什么能,怎么逞。” 儿子认真地听着我的辩论,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妈妈心得: 天天讲安全,天天说安全。可是一步看不到,一步不提醒,孩子就把安全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这当然不能全怪孩子,孩子必竟是孩子,安全意识薄弱,一玩儿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管理。是家,是学校,也是社会长抓不泄的一个永远的主题。 教训不只是教训,有时也可以把它变成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