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不经意的一句话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

发布时间: 2019-05-14 10:54:22 作者: rapoo

不经意的一句话

——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学生,或许因为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许是因为长大了的原因,他们怕羞,不敢在同伴面前轻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出丑。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附【3.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我在教六年级下册中的《桃花心木》一课时,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并利用工具书解决预习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还要在读不成的长句子旁边打上“?”,然后给孩子们几分钟时间,让他们交流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这样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预习结束后,我就开始检查他们的预习效果了,我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孩子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首先宣布比赛的规则:全班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只读一句,读中没有丢字、添字、错字的同学,读完后就可以坐下来了,后面的同学接着往下读;如果读错了,等他(她)读后那句话后,大家要及时提醒这位同学哪个地方读错了,而且这些同学是不能坐下来的;我嘛,也没闲着,一边听,一边将同学们读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课文读完后,由大家一起来纠正板书的生字读音,读错的同学要在黑板上的“班委PK栏”和“组员PK栏”中扣去相应的分值(读错一处扣一分)。

比赛开始了,大家非常顺利地朗读着,看得出孩子们也有几分紧张,这时,轮到李欣杰读了(李欣杰同学基础不太好,有的声母、韵母都读不准,更糟糕的是声调读不准,看着二声,就是读不上去,看着三声,就是拐不过弯来,有时大家都替他着急),他顺利地接着读出了:“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我连忙鼓励和开玩笑似的说:“恩,今天读得既流利又准确,李欣杰心里还不知还高兴呢!暗暗庆幸‘这个句子好短’!”经我这么一插话,孩子们哈哈笑了起来,李欣杰也笑了,这一个逗乐似的插曲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接下来的朗读中,不仅是李欣杰读错的字少多了,其他同学的朗读基本上也没有错字,只是一些丢字、添字的现象。

所以说,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

不经意的一句话——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作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