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第十一节 小暑

发布时间: 2019-05-18 14:52:23 作者: rapoo

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

——第十一节 小暑

今天是2013年7月7日,节气小暑。

我通过短信的方式给学生发了两首诗,并附有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背诵。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zhěn

倏shū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yǒu深青霭ǎi,阶庭长绿苔。鹰zhān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诗意: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意】: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同时,我还让学生登录校讯通,阅读博文《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第十一节小暑》,了解小暑节气的一些知识。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大家须注意预防,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其实,酷暑时节,人们应该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也希望同学们休息好,营养好,身体好。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