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亦作贬义词。但是今天,我们却要将它摇身一变,变为一个人见人爱的褒义词,那么现在,就让我和大家一起,一起来学习“咬”文“嚼”字。
也许你会问:“好端端地,我们为什么要来‘咬’文‘嚼’字呢?”问得好——还记得我们暑假里最期待的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吗?若不是善于咬文嚼字,小选手们怎么可能克服一个个词语难题,过五关斩六将,挺到最后获得桂冠?哎,学校也是紧跟时代的潮流,紧跟教育的时尚,举行了“育才学校汉字听写大赛”。先是班级选拔赛,今天又举行了学校中的选拔赛,听说还要举荐优秀的同学到县里、市里参加比赛。这一来,同学们更是饶有兴致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又显得有些紧张。我呢,只顾着捧着字典,在字典中“咬”文“嚼”字。
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做到踏实勤奋,岂不是更加合理有效?让我们转入正题:来谈谈如何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做到“咬”文“嚼”字。
目标一:“咬”文“嚼”字 牢记生字词消灭错别字
读书读书,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存储词语,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可有很多同学读书都是囫囵吞枣,读书时只注意那些紧张动人的情节,积累词语这茬事儿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也不知道准确答案,我只知道,如果我们能怀揣着目标去阅读,这种现象就不会重演。迄今为止,书籍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阅读就像是助力我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的一把望远镜。而我每读一遍书,做一个精致的《阅读存折》,用来记录自己的收获。同样,在积累词语时,我们也要趁机消除错别字,两全其美。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可以拿来分享!
目标二:“咬”文“嚼”字 学习巧用
还记得上学期学习了两句诗,分别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乍一看好似相同的两句诗,只有一字之差。而这小小的一字之差,一个将诗的意境刻画的暗淡无味,另一个却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我们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也要如此——学习“咬”文“嚼”字——推敲每个字的用法,因为即使它们在整体中显得微不足道,可海水不可斗量,它的实际作用却要比我们想象中大几倍。因此,写作时的七分修改就像是一颗夺目的明珠,它的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人。
目标三:“咬”文“嚼”字 体会思想感情
A:在品味书籍时,你做到“咬”文“嚼”字了吗?
B:哪方面的“咬”文“嚼”呢?
A:体味思想感情啊!
B:怎么说呢,好像不怎么在意。
A:那我们现在就来体验一下吧。
B:好哇!
A:例:“早晨,太阳射出温暖耀眼的光芒,淘气的小鸟立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吟唱着一首动听的歌曲。”/“早晨,太阳射出冷清的光芒,一只离群的小鸟立在枝头无精打采地叫着,好像在谱写着一首凄惶的诗。”两句话你有发现什么不同吗?
B:当然,第一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一定是开朗阳光的;而第二句,我们明显可以出作者这时的心情一定是悲伤、失落的。
A:对,看来你是一位细心的同学。如果你又可以坚持,坚持每次阅读都这样,坚持“咬”文“嚼”字,你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B:嗯,我记住了。谢谢!
“咬”文“嚼”字:牢记生字词消灭错别字、学习巧用、体会思想感情,我可以。你呢?
【璐璐の话】
这是今天下午参加听写比赛的收获,虽然考试结果可能不大理想,但通过这场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真是小考试,大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