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妈妈和她的孩子
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问我:“妈妈,还有几天过年?”
我说:“还有三个月,你算算还有多少天吧!”
“90天。”
“哦,那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
儿子摇摇头,他还不太明白年、月、日的概念。
正好在教育彩信之[趣味学堂]看到一则趣味故事《年妈妈和她的孩子》,就读给孩子听,让孩子在轻松的故事中学到了知识。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他们盖起了12座漂亮的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房,二月房,三月房……十二月房。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点儿,每座有30个日娃娃。
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她常常担心孩子们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
当她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
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们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孩子听故事的时候总是很安静。
“年妈妈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365。”孩子的回答很是言简意赅。
“她为日娃娃们盖了多少座房子?”
“12。”
“二月房里面住了多少个日娃娃?”
“28。”
“跟妈妈一起翻翻日历,找一找哪个月的房子比较大,哪个月的房子比较小吧!”
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妈妈还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我边讲解边示范,把左手握成拳头,根据凸起和凹进去的关节来判断大月和小月。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由关节凸起从食指往外开始数起,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
第一个凸起的是一月是大月,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数到八月的时候,要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也就是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儿子伸出自己的左拳,我们一起数。
还有一支拳头歌呢:“要找大月我记住,七月八月连着数,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这样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是不是很方便也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