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由听讲座趴着睡想到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5-26 10:51:45 作者: rapoo

2014年9月18日(星期四) 阴

由听讲座趴着睡想到的

今天,在新华网上看到一篇新华网评:院士站着讲,佩服!研究生趴着睡,可耻!

作者说:院士站着讲,这是对事业的忠诚,是岗位道德坚守,是表里如一的体现。吴老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报告内容且不说,站着讲本身就已经是一座道德丰碑、精神丰碑,就是对《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最好诠释,让人佩服。

大批的研究生为何趴着睡?不要说院士讲的内容枯燥,不要说院士讲的内容不能进入到你的心里,笔者认为,最大原因是这些睡觉的研究生没有对院士的崇敬精神,没有对正气的昂扬激情,没有对自己责任的担当,总之,是缺乏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所以才困顿,所以才无聊,所以才听不进心里,所以才会面对如此动人的场景,竟然趴着睡着了。这是研究生的麻木心态在作怪,我们必须给予批评,甚至可以说,研究生如此行为是可耻的,是对研究生形象的侮辱。……

读完全文,有与作者一样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总是习惯把一些教育现象与自己对照,看在自己的身上能不能找到类似的影子。因此,气愤之余,我在想自己曾经参加的一些活动,有时候,一场报告将近4个小时,中间不休息,也不见人中途离场,原因是讲者声情并茂,在与听者的互动之中拉近了距离,感觉不像是在听,而是在交流,在做学术上的交流、心灵上的交流。坐在台下的几个小时是身心愉悦的,是被深深吸引的。而有时候,一场报告就会让人如坐针毡,不是讲者没有水平,也不是讲者没有激情,而是那些高深的理论让听者一时难以理解,那些学术上用的名词术语在工作或生活中并不出现。给人的感觉是这些东西离我很远,让人有些望尘莫及之感,因此也就提不起听的兴趣来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讲座现象之事,但我想:不管是什么原因,讲座之下一片酣睡景象总是不好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我们面对的是小孩子,孩子不会因为课堂上要给你面子而装出认真听的样子,你的课精彩,他就学得带劲儿,你的课没有吸引力,他就我行我素,玩玩东西,东瞅瞅、西望望,即使正襟危坐,思绪也不知飞到了什么地方,如此的课堂怎么能谈得上有效或高效呢?我想:对于小孩子来说,一节好的课,不是教师讲的如何滔滔不绝,不是教师的讲解多么详细缜密,也不是教师的语言多么华丽无比,而是能不能吸引孩子,能不能让孩子参与其中,能不能让孩子感觉轻松愉快。我想:打造魅力课堂,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教学艺术,需要的是对儿童学习心理的研究,需要的是对孩子心理需求的理解和尊重。课堂,会因为全体的参与而精彩,会因为师生互动而充满魅力!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