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道题目的争议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6-08 10:42:26 作者: rapoo

一道题目的争议

在名数的改写练习中,见到这样的一道题目:

某地海水1千克含盐0.06千克。

(1)100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

(2)10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

看到这样的题目,孩子们多数都这样解答:

0.06×100= 0.06×10=

对孩子们的这种解答方法,我没有做出评价,而是让孩子们再读读题,再想一想。经过再次审题之后,孩子们否定了刚才的想法,有了新的思路:先换算单位,再进行计算。

第一种方法:

(1)100克=0.1千克 0.06×0.1=?

(2)100克=0.01千克 0.06×0.01=?

关于小数乘小数,孩子们还没有学过,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计算,因此一些孩子对题目产生了怀疑。这时,我又抛出新的问题:“孩子们,能不能换种解题方法来试试?”

孩子们讨论之后,列出以下式子:

第二种方法:

(1)1千克=1000克 1000÷100=10 0.06÷10=0.006(千克)

0.06×10=0.6(千克)

(2)1千克=1000克 1000÷10=100 0.06÷100=0.0006(千克)

0.06×100=6(千克)

红色算式是错误的,经过分析之后,孩子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第三种方法:

(1)1千克=1000克 0.06÷1000=0.00006(千克)

0.00006×100=0.006(千克)

(2)1千克=1000克 0.06÷1000=0.00006(千克)

0.00006×10=0.0006(千克)

孩子们观察以上三种方法,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我觉得这道题出得不好,没有实际意义。”

孩子们总喜欢用“没有实际意义”来表示对某个问题的不认同。我笑着问:“怎么没有实际意义呢?你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吗?”见孩子们有的点头,有的无语,有的不可置否,我笑着说:“这样吧,既然有的孩子对题目提出了质疑,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看看这道题目到底出得怎么样。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题目出现的目的性,也就是要考察什么知识,二是把题目放在生活中想一想,有没有实际意义,三是结合新学习的知识想一想,问题出得是不是太难或者太容易,起不到练习的作用。还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孩子们经过交流之后,提出三点想法,总结如下:

一、这道题目虽然解决起来麻烦一些,但是正好用到的都是新学习的知识,考察了对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从这一点来说,这道题目出得还不错。

二、题目中的两个问题重复了。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100改成了10,这样就起不到考察灵活性的目的了。如果把第二道题目中的10克改成10千克,这样对比着就更能引起思考。

三、题目的解题方法中第一种方法能够理解,但不会计算;第二种方法的最后一步很难理解(原来做过最后一步是乘的题目,能够理解,这道题为什么要用除法算呢?不好理解);第三种解题方法能够理解,只是移动过来移动过去很麻烦。由此看来,这道题出得不高明。

综合学生的想法,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的一些练习题中,确实有一些题目算起来没有实际的意义或者很难理解。今天我们能够从一道题目展开来交流、发现,提出自己的质疑,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有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学习态度,我想,以后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够很好的解决它,并能够对不合理的题目进行相应的改编,我们也会从中有更多、更大的收获,谢谢孩子们,我为你们的精彩鼓掌!”

教室里掌声一片!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