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挑战古诗词】第一期参赛之体会交流作

发布时间: 2019-06-11 11:03:30 作者: rapoo




以前我也总喜欢偶尔写些杂言的句子,现在想来实在很难称得上是诗词。自从开展古诗词活动以来,在炉中煤老师的博客里,在度娘的网络课堂里,我边学边整理,可以说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但越学心越怯,整整一个月都没能写出一首诗词来,直到二月份拼出一首格律尚可的七言律诗以后,心中才稍稍有了些底气,接着又从两篇《鹧鸪天》入手,相继填写了一首《朱香子》和《醉花阴》,算是一共写了五首诗词参与进这次活动中。


【挑战古诗词】第一期参赛之体会交流作文


在炉中煤和马祥勇老师的博文里,提及古诗词不约而同地都说到“情”和“意”两个字,不难理解,“情”即“感情”,“意”即“意境”。可字词好理解,诗句又能从何而来呢?抛开那首纯为学习格律而作的《七律望海》,后来的四首词都是拿我先前绣完未装裱的“梅兰竹菊”为题而填写的。相对讲究颇多的律诗,填词虽有局限性,但却随意了很多。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这段填写这几首古诗词的几点小体会。

一是了解基本的规则和要求很有必要。


当然,不一定非要按照严格的规则要求来硬套,但基本的平仄格调必须要懂一些,因为只有先了解了这些,才会知道读起来抑扬顿挫的诗句原来都源自平仄声调的转换,才能更品味出韵律、声律之美。所以,就是抱着玩诗词的非专业心态来写作,也应该熟悉下诸如平仄、韵律、粘对、对仗等之类的知识,哪怕无法正确无误地运用到自己所做的诗词中,对自己古诗词赏析方面也是一种提高。更何况,不定哪天也会灵感突现偶得一佳句成上品诗词哦。


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可参考我以前整理的学习笔记: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448933&tempid=0.15214007440954447


二是学写古诗词必须先过律诗这一关(不知道专业老师们是否赞同啊,这仅是我个人学习的一个体会,不代表其他人观点。)


之所以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大家写作古体诗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五言、七言押韵即可,没那么讲究,只要喜爱古文学的,我想谁都能拼出几首来(当然韵味之间的差别还是有的啊,呵呵)。律诗就不同了,讲究平仄、对仗,对韵脚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虽说写作诗词“意”为先,但只要你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简单规则后,再去追求意境和情感方面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要比相对毫无规则而言容易的多。也不需要太深入研究,只需掌握几个常用句型,注意下韵脚变换和对仗方面的应用,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就足够了。


【挑战古诗词】第一期参赛之体会交流作文


三是关于填词方面的一些小方法。


我看咱们很多博友都对填词很感兴趣,我也是,从一首七律开始,对其中的基本要求了解一些以后,我也改填了四首词,先是把十字绣《梅》和《兰》生搬硬填进了和七律格律相接近的《鹧鸪天》,后来又相继填写了《竹香子》和《醉花阴》。


填词也有规律可循:首先要先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诗句意思写下来(这是炉中煤老师在博文中的建议,我是用现代短诗句形式写下来的),然后再根据内容选你喜欢的词牌(可以网上查看选择)。而填词前呢,我却发现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最好先从你写好的内容里确定好几个韵脚字(可以去网上查阅),因为只要你把这几个字大致定下来了以后,再按照相应词牌的平仄格律调整诗词结构就容易多了,也避免了先前那种有了新意不押韵,有了韵味又少了新意的弊端。至于词句新意方面,那就全看个人对诗词知识方面的积累和灵活运用了。


当然了,尝试写作的几首小诗词虽然格律方面我已经勉强套上,但情感和意境方面肯定还有很多欠缺,跟大家一起交流这些称不上经验的小体会,也不是出于卖弄什么,只是想跟大家一起在学习中提高哦。呵呵,初学乍练,专业者也不要给的要求太高,免得打消了俺继续学习继续写作的激情和信心,哪里需要进一步提高,直接提,哪里需要修改,也不必客气,但请不要一棒子全盘否定,让俺们不知所云无处下笔修改就好。


【挑战古诗词】第一期参赛之体会交流作文


好,汇总展示本期参赛的五篇古诗词:



填词:梅兰竹菊四君子,琴棋书画好雅兴。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508682&tempid=0.909488941077143《鹧鸪天》梅兰竹菊之“梅”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549722&tempid=0.47288445802405477《鹧鸪天》梅兰竹菊之“兰”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557718&tempid=0.5523036443628371《竹香子》梅兰竹菊之“竹”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566478&tempid=0.66120431618765《醉花阴》梅兰竹菊之“菊”



《七律》望海别乡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451247&tempid=0.44007806619629264




以上诗词自发表博客以后,又一再经过反复修改,感谢认真提出建议的每一位朋友,也恳请各位古诗词底蕴丰富的老师们悉心指点!谢谢了-----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