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反思:对孩子的了解有多少
信步教育第三阶段的考试成绩出来了。
给妞妞开门的时候,妞妈并没有问,毕竟在考试前复习的时候,带着妞妞跟着阳光小组的同伴们游木札岭了,没有参加老师指导着的总复习。在我内心,还是对妞妞能进前五名不抱太大希望的。另一个原因是,妞妞考试前基本上没有复习,就在考试当天的早晨用了40分钟复习一下数学,英语翻开书,说是没啥看的,都会。
所以,当妞妞让我猜考的怎么样的时候,我淡淡地说,没进前五吧?
妞妞面无表情说:不是。
不是?意思是进前五了?“第一?!”我带着惊喜!真的很高兴。
“妈,你不是说不在意成绩吗?怎么这么激动?第三。”
无语。我不在意成绩吗?从我的惊喜中和装作不在意的时候,不在说明我还是很在意成绩的吗?真是虚伪,内心鄙视了一下自己,然后就把这个念头抛在一边,想把妞妞抱起来,抱不动啦~~
算了,就来个紧紧的拥抱吧,祝贺妞妞再次获得免费旅游的机会。
兴奋劲儿过去以后,我在反思自己:自以为和孩子沟通很好的我,自以为用心关注孩子内心的我,自以为很了解孩子的我,究竟对孩子的了解有多少?
为什么对孩子的考试没有信心?源于对孩子的不了解,也源于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知道自己那惊喜的态度是否刺伤了孩子?
我一点也不担心英语,更不担心语文,唯一让我无法确定的,是数学。或许是因为女孩子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第一阶段数学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反正虽然在安慰着孩子,相信你,数学一定能学好,你的进步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日益浓厚的数学兴趣也是最好的证明,你薄弱的逻辑推理成为你的擅长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孩子相信自己了,我相信孩子了吗?对孩子的情况我了解了吗?
还一直担心的是妞妞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前几天在填写营地训练情况调查表,在选择“最希望孩子在哪方面的成长”的时候,我和妞妞出现了分歧,我认为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妞妞则说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填写孩子优势的时候,我想选择的是语言,但是妞妞却说自己在逻辑方面有优势。
我尊重妞妞的选择,同时也附上自己的建议,但我也在问自己:你发现妞妞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吗?回答是没有。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已经遇到了困难,但是没有向妈妈寻求帮助,说明什么?
内心依然有很功利的痕迹,内心还是有与孩子不平等的痕迹,内心还是有俯视孩子的痕迹,所以,才会有对孩子的不了解。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妈妈成长的过程,我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