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书我永远不变的追求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6-23 10:52:54 作者: rapoo

  

炎炎夏日,有一种东西能为你送去清凉;寒冬腊月,有一种东西能带给你无限温暖;快乐时,它与你一起欢舞;悲伤时,它抚平你心中的伤痛。它是谁?它就是承载着人类历史的代代文明;它是谁?它就是传播着古今中外的人文风情的——书!

书,其实一直是我最好的老师和朋友。因为与书结缘,从小我就拥有了几个绰号:“小书迷”、“小书虫”、“小大学生”等,每次听别人这样称呼我的时候,我总是特自豪地挺胸抬头,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上师范时,由于对书的痴迷,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送给我一个“书呆子”的外号,好朋友都替我打抱不平,而我却并不生气,因为呆子自有呆子的世界,呆子自有呆子的乐趣,谁让我喜欢书呢?

我这个人看书较随意,因为我觉得哲理性较强的文学书籍能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缠缠绵绵的琼瑶小说能让我的感情更细腻;豪情万千的武侠小说,总能让我这个假小子梦想着过几把“英雄好汉”的瘾儿。但总静不下心来看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总觉得太无聊,太深奥。参加工作以后,我发现读书需要有选择性,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了。因为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个伟大工程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刚开始的时候,我选择了《小学青年教师》,因为她的实践性强,与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对我这个初涉教坛的新人来说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那里我还可以领略到许多名师的风采,知晓了作为教师,只有乐学,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师乐学,才能变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悦中学习,同时这也成为我不懈地追求之一。慢慢地《小学青年教师》已满足不了我教学中的需求。于是我就开始尝试着翻阅教育理论性强的书籍,如窦桂梅的《为生命奠基》、肖川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等》。刚开始由于缺乏学习的兴趣,总会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浏览,这样所起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当我用所看的理论偶尔在班级管理中发生了威力,或者在理论的指引下我成功地上好了一节课时,我总会窃喜不已,就别提我把这种成功用自己手中的笔经过加工变成铅字时,那种铺天盖地的成就感整个把我淹没了,于是那时的我又多了一个雅号“小作家”。仅仅是多看了几本书就多了这么多的雅号,我曾经为此骄傲了好长一段时间,当然也让那种成就感维持了好长时间。

2004年秋我幸运地调到了东园小学,那时的我曾经立下了豪言壮语,一定要让我的成就感继续下去。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新的学校以原学校三倍的工作量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每天的作业都改不出来,还说什么看书,看书的日子便成了我遥远的回忆,虽然有时也会悄悄地叹息自己变懒了,但总也提不起劲儿去翻阅书籍了。说起来要感谢我们学校开展的“学名师”活动,在那种大气候下,我正好又投我所好开始看书,因为我学习的是于永正老师,因此我翻阅了大量的与于老师有关的书籍,如《教海漫记》、《于永正教学实录》等,潜移默化中又多学了几招“微笑教学”、“把幽默带进课堂”等,效果也挺好。今年的教师素质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真正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首位,加上我们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改进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小村庄里的树在没砍之前,水土不流失,而被砍伐后的小村庄里的树的树根还扎在地里但就保不住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当时我辞穷理屈、哑口无言、目瞪口呆,无奈之下,我只好采取了“形象演示法”,把交叉的手指比作树根。但不具有理论性的演示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因为我从孩子们的目光中看到了失望。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现象再次出现,我学会了有目的性地查阅资料,并力求学以致用,不让自己的课堂流于形式,而是试着深入课堂的实质,现在虽然不能说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我觉得我已经在尝试着用理论指导着我的教学实践,此间我又阅读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苏霍姆琳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名著。机会终于来了,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书中涉及到“献血”知识,调皮的学生又想为难为难我这个老师了,在课堂上体温了许多关于输血时配血型的问题,在那天的课堂上,我对答如流,这次该学生目瞪口呆了,他们肯定在想我们的老师今天怎么变成专职医生了。其实他们不知道为了这节课,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在孩子们佩服的目光中,我又重拾了做老师的自信,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是啊,与书共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共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共舞,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真正地实现教师的使命。

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成为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博览群书,体味读书之趣,藏书之乐,买书之益。历经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离去,但书却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青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们,朋友们,让我们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建设者,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