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最后的日期,屈指算来有三年没有记录了,自从键盘替代钢笔以后,就很少再用它了.这本子因为女儿的出生而被一字字添加着,多么熟悉的墨香,一页页的笔迹都是一个面对孩子成长而手忙脚乱的妈妈从各类教育书籍中搬抄而来的.
那时的盲目搜寻,在今天看来好似乱投医,初为人母,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听过来人传经,看书中的记录,于是不知对错的搬照着,也不知对自己是否有效的教育方式一点点的被记录着,写在本上,记在心里,把懵懵懂懂的我带到了女儿成长中的今天.
打开记录本,和我重温当年对教育的认知....
2002.8.4 0-6岁,六年的时间,对人的一生来说很短暂,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却很重要...... 2002.10.12 早期教育已在别的孩子身上卓显成效,而且孩子的智商并不是天生比别人高,而父母也并不是高知识分子,只是家长努力培养,日复一日的教育,钻研而已.我想如此这些,只要是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那么所有的父母都有这个能力.或者说都有这个责任来教好自己的孩子,我决定尽全力去教育孩子...... 2003.3.2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采访一位气质非凡的先生: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先生毫不犹豫的纠正提问:是在幼儿园.记者很意外: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老先生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2003.6.7 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附属品;能和孩子相互理解与沟通;注重孩子自己提出的目标,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中来寻求满足... 2003.9.13 "正儿先正己"..... 面对孩子的"人之初",当家长的,是不是该问上一声:孩子,我拿什么影响你? 2004.1.9 如果说教养儿女是一种艺术的话,那就是收与放的交互运用,像放风筝一样,凭着父母各自不同的经验来决定收与放."收"是处于爱与关怀的管教与指引,"放"是有爱衍生的信任和了解.收放之间,并无公式可循,全存乎一心.... 2004.1.15 人的智慧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智慧",就是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第二智慧",包括"研究智慧"和"街头智慧".如果只承认"课堂智慧而忽视"第二智慧"只承认考试成绩而否定实际能力和内在潜质,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2004.11.23 人的爱心并非与生俱来,是在后天教养环境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一种责任行为."四二一"的生存结构形态,人为的将两代人的爱心,大面积向孩子倾倒,以致使生存于爱的汪洋大海中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错觉,以为生而如此,应该如此...... 2005.2.6 欣赏孩子,是一种肯定和导向.所谓欣赏孩子,包含三重意思:不断寻找闪光点,让孩子在家长赞许的目光中发现自我,努力挖掘孩子的潜在素质,并给予足够的精神判断,以此激发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尊重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承认自己孩子某些落后是合理的,始终不渝的关注着孩子优势的发展.这是欣赏孩子的平常心.其目的就是:保护自信,培养自信,让孩子在理想火炬的照耀下,昂着头走上自主的人生...... 2005.4.3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洛克(英国著名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