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换位体验学写心理 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6-29 10:35:48 作者: rapoo

换位体验,学写心理



——仿写《学会看病》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篇文章都是表现父母爱的,这四篇文章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方面表现父母的爱,12课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用细腻的心理和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怎么学以致用,让孩子学习文章中细节的描写呢?本文我就采用了换位体验:这是站在母亲的角度,写出了母亲在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中的表现,现在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随着母亲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孩子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这是我的下水文。



独自 看病



我长得比妈妈高了。一天,我有点不舒服,总也提不起精神,妈妈看见了,就习惯性地摸摸我的头。



“你病了。”她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我问。



  妈妈当过许多年医生,我有病,一般都是她在家里给治了,我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她又去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突然怔住了,扭过头来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我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我说。



(妈妈的心理活动换成孩子的心理活动)妈妈今天怎么了?怎么那么多假如?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平时得了病不都是妈妈自己给我看好的吗?用得着上医院吗?想想妈妈这一连串的“逼问”,看看妈妈坚定的眼神,我忽然明白了。



(孩子得出这个判断也是需要心理活动的,所以此处需先加上孩子的心理活动)“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妈妈回答得干净利索,好像没有回旋的余地。(妈妈的心理活动儿子只能从外表看出来或从语气里听出来)



   (孩子同意了妈妈的决定,说明孩子也有一番考虑,所以此处可以加孩子的心理活动)我想:我从没独自出门看过病,不知道该怎么做,心里有些胆怯,但一向给我看病的妈妈这次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是有她的道理,再说,我已经长得比妈妈高了,是个男子汉了,总不能一直让妈妈管着,去试试自己看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没底气地说。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妈妈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为什么不让妈妈说,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么多注意的事项,此刻正难受的我怎么能记得住?



“妈妈,您不要说了。”我沙哑着嗓子说。



  妈妈慈爱地拉起我的手,心疼地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我挣开她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我摇摇晃晃地走了。(这时需把妈妈在家里心里想的换成孩子上医院的过程,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站在大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和川流不息的车,我有些后悔。我想妈妈真狠心,在我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我,还雪上加霜。妈妈就是想锻炼我,也该领着我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我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一辆出租车驶来,我摆了摆手,坐车直到医院。



走进医院大厅,人很多,每个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我想,我该干什么呢?赶忙拿出纸条看,于是就在挂号窗口挂了号并买了病历本。



可内科诊室在什么地方呢?不好意思问别人,我就在大厅里找,看有没有楼层科室的指示图,最终在进口电梯旁边看见了指示图——内科在二楼南侧。艰难的上了楼梯,来到南侧,找到内科,把号给了分诊台,护士让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着,我给护士要体温计,护士说:“一会儿医生诊断时根据你的情况给你量体温。我们这不量体温。”我尴尬的走了,想起妈妈给我说的就诊顺序有错的,我有气无力的坐了下来,看着周围的病人,有好多都有自己的亲人在陪着,我感到了有些孤单,心里有些后悔:应该妈妈陪着来就好了。



不一会儿,分诊台就叫我的名字了了,走进诊室,一个伯伯和蔼的问了我的病情,给我量了温度,说:“你烧得特厉害,给你打一针退烧针,再开点药,回家按时吃药,多多喝水,注意休息,慢慢就会好的。”



打完针,拿着药,我走出医院大门,感觉好多了,打个的就到家了,我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妈妈倚在门上,好像迎接我。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妈妈看着我笑了,笑的那么欣慰。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把妈妈的心里换成孩子的心里,此时的孩子已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妈妈,我不埋怨你在我生病时的冷漠。反而要感谢你。因为总有一天,我要离你远去,独自面对生活。你这样锻炼我,让我有了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谢谢你妈妈,让我真正长大!



 





这是李范仿写的作文。



学会看病



李范



我长得比妈妈高了。一天,我有点不舒服,妈妈就习惯性地摸摸我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妈妈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你病了。”妈妈惊讶的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我问。



妈妈当过许多年医生,我有病,一般都是妈妈在家里给我治了,我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妈妈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妈妈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我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我奇怪的想:妈妈今天是怎么了,问我这么多奇怪的问题。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我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是不是因为想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所以才问我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我说。



“正是。”妈妈果断的说。



看着妈妈坚定的目光,听着妈妈果断的语气,一向疼爱我的妈妈做出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的选择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长得比妈妈高了,也应该去试试了,但我还是有点害怕。



“那好吧……”我摸着脑门,吞吞吐吐的说。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个打碎……”妈妈反复的叮嘱着我。



“妈妈,您不要说了,”我虚弱的说。



妈妈刚才坚定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了,妈妈拉起我滚烫的手,后悔的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我挣开妈妈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我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家门。从我出门的那一分钟起,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我就有点后悔了:万一我遇到坏人怎么办,万一出租车师傅把我带到别的地方怎么办,万一……妈妈在我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我,还给我雪上加霜。妈妈就是想锻炼我,也该领着我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我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我走到街上,看见了一辆出租车,便有气无力的招招手,出租车停下来了,我上了车,给出租车师傅说:“去医院。”过了四五分钟,到医院门口了。我看见医院门口的人很多,进了大厅,人更多了,每个窗口前都排起长队,我拿出了妈妈让我记的拿张纸,看了看,我先到了挂号的窗口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挂了个号,又买了个病历本。



然后,我接着要去内科看病,可我不知道内科在哪,就问护士阿姨:“阿姨,内科在哪呀?”阿姨温柔的说:“内科在二楼最东边。”“谢谢阿姨。”我感激的说。



我上楼梯到了二楼找到了内科,到了分诊台。按照妈妈纸上的顺序不应该先量体温吗?可是护士阿姨并没有给我体温表让我量体温。我奇怪的问护士阿姨:“阿姨不应该在外边先量体温吗?”护士阿姨笑眯眯的说:“孩子应该是在里面量体温!”弄得我的脸像个红柿子。原来妈妈给我记的看病的过程这个地方顺序不对呀!



过了一会儿,轮到该给我看病了。医生让我先量体温,小心翼翼的接过体温表夹到了腋下,过了四五分钟,量好了。医生根据我的体温,先给我打了一针,又给我配了几种退烧的药。



打完针,拿好药,医生让我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我感觉身体舒服多了,就拿着药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到了门口我打了一辆出租车。



几分钟就到家了,我正要敲门,门就被妈妈打开了,我一进门就自豪的宣布:“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从进了家门妈妈就一直笑眯眯的看着我,好像在说:“孩子你终于回来了,你终于长大了!”



妈妈,我不会埋怨你在我生病时的冷漠。因为总有一天,我要离你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您这次对我的锻炼,才让我真正的觉得我长大了!




学会看病

王晓冉

我长得比妈妈高了。一天我有点不舒服,妈妈就习惯性的摸摸我的头,她那慈祥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病了?”妈妈关切地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我问。

妈妈当过许多年的医生,我有病,一般都是妈妈在家里给我治了,我几乎没去过医院。可是这次当妈妈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妈妈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我看看不就行了吗?”我大吃一惊。

……

“ 妈妈今天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一直这样逼问我呢?妈妈今天为什么这么反常呢?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我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难道妈妈今天是想让我独自学会看病吗?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我说。

“正是。”妈妈坚定的说。

“那好吧......”我摸着脑门很没底气的说。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妈妈反复叮嘱着我。

“妈妈,您不要说了。”我沙哑着嗓子说。

妈妈坚定的眼神又变得犹豫起来,妈妈拉起我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我挣开妈妈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我摇摇晃晃的走了。从我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有点后悔。我为什么不拒绝妈妈让她带着我去看病呢?她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我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我,还给我雪上加霜。妈妈就是想锻炼我,也该领着我一道去,一路指点指点,让我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我到马路上,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辆,仔细的寻找着空着的出租车,手里攥着妈妈给我的钱。风一吹,我更加站不稳了。

打了出租车到医院后,我看着医院大厅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却突然忘了第一步该怎么做。于是,我拿出来妈妈记好的那张纸看了看,噢,原来是先去挂号啊!我找到挂号处,挂了号,又去买了病历本后,却找不到内科在哪儿。突然,我看到了挂在大厅中的医院平面示意图,凑过去一看,原来内科在二楼,我顺着人群走上了楼,左顾右盼找到了分诊台,我把挂的号给了护士阿姨,阿姨让我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下等待叫号,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于是我问护士:“阿姨,现在用量体温吗?”护士阿姨微笑着对我说:“现在不用量,一会儿到诊室里再量。”原来妈妈说的顺序有点不对呀。

在漫长的等待后,我终于到了诊室,医生拿出一个体温表,用力向下甩了几下,帮我夹好,温柔的说:“孩子,看着表,五分钟后把它取出来给我看一下。”我乖乖的点了点头。

五分钟过去了,我把体温表取出来给医生看了一下,说:“发烧了。”

医生又问长问短,我一一作答,医生便拿出一沓处方纸和一支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写完后把处方交给我,让我去一楼交款、取药、打针。

付款、取药、打针后,我又打车回了家,在车上我有些骄傲,因为我自己学会看病了。也许是妈妈听到了我的脚步声,没等敲门,门就开了。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我现在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骄傲的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